1.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要求截止时间:2016-10-24
  2. 作业要求:

    题目: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或者小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如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1、培训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与PPT以附件形式上传,课堂实录从视频上传通道上传,请选择平台支持的视频格式。
                   2、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无录制设备也可用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要求

提交者:汪宣柏     所属单位:阳新县附属学校     提交时间:2016-10-21    浏览数:0     

整式的加减(课堂实录)

 

一、大屏幕出示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大屏幕显示问题:

1、  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2.

    青藏铁路线上,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是多少? (单位:千米)

(学生思考,然后展示解题的过程)

2、类比数的运算,如何化简100t+252t,并说明你的道理。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逆用乘法分配律。  

对比:100×2+252×2              100t+252t

     =(100+252) ×2            =(100+252)t

     =704                      =352t

三、探究新知

1.填空

(1)100t-252t=(   )t      (2)3x2+2x2=(   )x2     (3)3ab2-4ab2=(   )ab2       

    小组讨论: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

讨论:具备什么特点的多项式可以合并呢?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教师大屏幕出示同类项的定义: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注: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否是同类项:

  (1) -5ab3与3a3b (  )    (2)3xy3x   (  )   (3)-5m2n32n3m2(  ) 

(4)53与35          (5) x353   (  )

因为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例如:

          4x2+2x+7+3x-8x2-2        (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4x2-8x2+2x+3x+7-2         (交换律)

        =(4x2-8x2 )+(2x+3x)+(7-2)  (结合律)

        =(4-8)x2 +(2+3)x+(7-2)     (分配律)

=-4x2+5x+5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根据上面计算的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方法过程。

四、     巩固新知

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2) (3)

(师生互动,共同完成。)

2: (1)求多项式2x2-5x+x2+4x-3x2-2的值,其中x=.

       (2)求多项式3a+abc-c2-3a+c2的值,其中a=-,b=2,c=-3.

(1)题先让学生直接代入求值,然后采用先化简后代入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拓展推广

1.下列各对不是同类项的是(   )

 A -3x2y与2x2y     B -2xy2与 3x2y    C -5x2y与3yx2    D 3mn2与2mn2

2.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A4a+b=5ab     B 6xy2-6y2x=0     C6x2-4x2=2     D 3x2+2x3=5x5

3.课本第66页,练习第1

六、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同类项?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做合并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3.对于求多项式的值,不要急于代入,应先观察多项式,看其中有没有同类项,若有,要先合并同类项使之变得简单,而后代入求值。

七、作业布置

课本第71页习题2.21题,76页第3题。

 

 

 

附件

  •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下载
  • 整式的加减课件.ppt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