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要求截止时间:2016-11-10
  2. 作业要求:

    题目: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或者小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如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1、培训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与PPT以附件形式上传,课堂实录从视频上传通道上传,请选择平台支持的视频格式。
                   2、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无录制设备也可用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要求

提交者:明平成     所属单位:阳新县附属学校     提交时间:2016-10-25    浏览数:0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

师:孩子们,我们又见面了!高兴吗?
生:高兴!
师:谁还记得我们以前一起学习过哪一课?
生:《鲸》。
师:对。记得真清楚。那一课我们学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今天,我们仍然会学得很开心。不过,学习中有可能会让大家“伤心”哦!
生:不会。
师:好吧。咱们上课。课前已经把课文读过两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全部举手)很好!
师:请大家看课题,这个星号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
师:谁知道什么叫略读?
生:就是说要简单的、简略的读。
师: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这篇课文需要大家自己读懂,老师只能简单地提示你们一下。有信心读懂吗?
生:有!
师:很好!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请举手。(多数同学举手)
师:嗯,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了。有的同学想举手还不敢举手,对自己没有信心是不是?
生:是。
师:请潇洒一点,凡是认为自己基本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举手)
师:好!看来只有几个同学还没有信心。没关系,我们再读读就能做到正确流利了。大家还愿意读吗?
生:愿意。
师:请看,题目叫——
生: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平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总是提几个问题让大家读书思考,是不是?
生:是。
师:那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赵老师要给大家提哪些问题?先提示一下,我一共要提三个问题。讨论时要注意,一定要先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现在请各小组开始读书、讨论。(学生小声读书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读书、参与讨论。)
【教者注】 力求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合作学习。
师:刚才讨论时,有些同学提的问题已经接近老师要提的问题了。看来同学们还是很会提问题的,你们的思想即将和老师的思想产生共鸣了。哦,对了,我有个习惯:谁能猜准我要提的问题,将会得到我的特别奖励,你提的问题沾了一点边都行。想知道什么奖励吗?
生:想!
师:十月一之前,我会领着这些同学到书城买书,可以任意挑选你喜欢的一本,我买单!
生:呀!(嗬!噫!)
师:要不要再讨论讨论?
生:要——!
师:那开始吧!(学生再次认真读书,热烈讨论,教师参与。)
师:好了。谁先说说?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对!
师:你能回答吗?
生:能!
师: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
生:还可以吧!(笑声)
师:我也觉得“还可以”。(笑声)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说说吗?
生:能!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好!真想奖励你!但是,你提的却不是我要问的。抱歉啦!(笑声)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怕回答不全面。
师: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看,你还怕自己回答不全面,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请坐!问得好,回答也好!可惜的是,不是我要提的问题。谁再来说?
生:课文第二十小节说:“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要颤抖地说?应
该高兴才对。
师:你在提问时把课文读得很好。那你说为什么?
生:……
师:是啊,挖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了,应该高兴才对呀。可他为什么还要声音颤抖呢?谁来帮他说?
生:我想他是还有点担心。
师:是的。
生:我想他是挖了很长时间很累了。
师:有这个原因。挖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睡,能不累吗?累了时候声音是有点颤抖。
生:我想他是激动的。挖了38小时才找到自己的儿子,他一定很激动。
师:这位同学的心地很善良,而且能够以一个父亲的思想设身处地地看待这个问题,因此,你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把这三个同学说的合起来就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面对提问题的学生)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遗憾的是,还没有猜对!谁再来猜?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作为奖励,请你把“了不起”三个字写到黑板上,写在“地震中”下面。谁能回答,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这样的父与子是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是!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能不能换成“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能。
师:这个问题已经接近我要提的问题了。最后再给大家一次机会。谁来说?谁认为我最有把
握,请把手举得高一点。
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
师:他们只是哭喊两声“我的女孩!”“我的儿子!”就走了。是吧?
生:是。
师:那你说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不愿见到孩子的尸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师:他们不想看到孩子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你这是从父母的心理方面来考虑的。有这个因
素。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用救了。
师:他们考虑得比较现实。看到学校的教室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
生:对。
师:还有什么原因?
生:这位父亲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
师:你说的是父亲。她问的是那些哭喊一声就走了的父母。
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
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
【教者注】 至此,基本上疏通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
师:到现在为止,同学们提的问题也很不错,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上读懂了课文。现在大家听听我要提的问题。课文当中有一段写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渡而精神失常了。找到那一段没有?
生:找到了。
师:读。(生读课文)
师:(板书:失常?)我要提的问题就在这儿。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
生:(纷纷举手)
师:别忙。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请找到相关的事实依据;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不失常,也找到相关的例证。待会儿说出你的理由。开始吧。
【教者注】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感悟课文中培养其思辩能力。
师: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请举手。一、二……只有六个。其他人都是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的了。这样吧,你们这几位认为“失常”的同学请坐到那边去,那几个同学请让让。快点!你们几个人重新组成一个小组,从课文中找出从哪儿看出父亲精神失常的。要动笔画。懂吗?
生:懂。
师:我们这些同学要认真读书、思考、讨论,那几位认为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不同意,我们
要考虑那些同学会从哪儿找到理由说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也要找到理由和他们辩论,证明父亲的精神是正常的。
(热烈讨论3分钟。中间,老师指导“失常”组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两眼直直、只有一个念头、挖了38小时”。)
师:下面,我们的辩论即将开始了。认为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为正方……(认为正常的同学纷纷举手:“老师!”)请把手放下。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你们是觉得自己一方是对的,应该是正方,是吧?
生:是!
师:呵,辩论的正反双方与辩论观点的正确与否无关。他们认为父亲的精神失常了,就是“是”,为正方;你们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就是“否”,为反方。反方就是反对对方的意见的一方。懂了吗?
生:懂了。
师:刚才正方同学找到了三个理由,一是两眼直直,二是只有一个念头,三是挖了38小时。先看第一个理由——两眼直直。请正方同学回答。
生(是):【教者注】以下“是”为认为父亲精神失常,“否”为认为不失常。别的父母喊了两声都走了,只有这位父亲还在那儿挖。别人来劝他,他两眼直直地看着别人,一般的正常人,像我,都不会两眼直直地看人,(笑声)可他直直地看,说明他失常了。
师:有道理。反方?
生(否):可能他的心里已经没有希望了,才直直看着别人,想请别人来帮助他。
师:我想帮助你一下,好吗?(生答好)与其说父亲心里没有希望,不如说父亲心里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渴望。他多么希望别人来帮助他啊!正是由于他过于渴望,才——
生(否):才有点两眼直直的。
师:有点像失常。
生(否):但不是失常。
师:谁来读读这段课文?要读出父亲的渴望之情。(生读课文)
师:请看第二个理由——只有一个念头。请大家找到那一段课文,看看只有一个什么念头。读。
生:(读课文)“然而……等着我!”
师:请正方同学说说,为什么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精神失常?
生(是):因为他见人就说“你愿意帮助我吗?”警察、救火队长也在给他说……
师:注意,“只有一个念头”。
生(是):他心中除了这个念头,其他的一片空白。
师:这样就显得精神失常?
生(是):是。
生(否):不对。我们小组讨论了,认为他还问“有几个孩子活着?”如果他精神失常了,才不会问别人呢,先把我的孩子救出来要紧。
生(否):如果他精神失常的话,他干嘛还救自己的儿子?(笑声)
生(是):老师,我反驳李伟婷同学的观点。因为课文后边还说了,他是按照孩子的说法把别的孩子救出来的。
生(否):我反对肖瀚同学的意见。就算……就算……他没有失常,就算他是一个再有爱心的(人),也不可能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去关心其他的孩子。
师:好。停一下,别争了。我要听听这位同学的高见!
生:我认为这位父亲不是完全失常,是半失常。(笑声)
师:请别笑。说实在的,我同意他的观点。
生:因为……
师:请你现在别说,待会儿你悄悄地告诉我。请看第三个理由:挖了38小时。请你说说,为什么挖了38小时就是精神失常了?
生(是):我以一个正常人的标准来看。(笑声)正常人的标准,挖几个小时,手就已经累了,而他挖了一天多,38小时,有点不可思议。
师:就是有点不正常是吧?
生(是):是。
生(否):(纷纷举手):老师!老师!
师:请你。
生(否):(美国)世贸大厦倒塌,死了很多人,挖了几个月呢!
师: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没切中要害。想一想,38个小时,不吃不喝呀。看看书,实不相瞒,我在这个地方,就是“38小时”旁边写了两个字:失常。我没写“精神”两个字,只写了“失常”。
生(否):课文后边说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正是因为他挖了38小时,才说明他了不起。否则就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了。
师:你是说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
生(否):是。
师:你说的已经接近关键处了。但是,请想一想,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你到我们新建的塑胶操场上挖38小时看看?恐怕校长都会踢你一脚。(笑声)
生(是):我反驳她的意见。他绝对有失常的感觉,否则的话……比如说,其他的父母也有可能是这样想的,如果引起爆炸,那些本来没有死的孩子也有可能被炸死。他应该更理念一些,去……
师:注意,更理智一些。
生(是):对,更理智一些。去找那些救护人员来挖,这样安全一些。可是他只想到,我一定要救我孩子,我一定要救我的孩子,就像发疯一样,不顾任何危险。假设他真的使楼房发生爆炸的话,那他也要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死。
师:你说的有道理,但从这里是否可以看出,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自己的孩子?
生:可以。
师:这是不是一种爱的力量?
生:是。
师:大家说是不是?
生:是!
师:同学们,当我们面对一个因为爱自己的孩子,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上、行动上与我们一般的人有点不太相似的父亲,你会说你的精神失常了?你会这样说吗?
生:不会!
师:你只会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对他的悲惨遭遇而感到同情。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对他说:你的精神失常了!只能是深深地敬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生(否):老师,我想给正方说一个故事。
师:请!
生(否):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位母亲去买菜,突然她看到自己很小的两岁多的小孩从高楼的阳台上摔下来,那位母亲呢,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接住了那个小孩!(后来)消防人员做了一个实验,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跑过去,那位母亲却接不到一个沙包。我想,这位父亲也和那位母亲一样,为了找到自己的儿子,才能挖28个小时……哦,38小时。我觉得这是一种父爱,和那个母爱是一样的。
师:你说的这个事,我昨天还和我们学校的老师一起谈论,确实很感人。不过,我要问问你,你用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
生(否):说明他心中有一个信念。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信念的话,他就会产生一种超出常人的力量。
师:一个什么信念?
生(否):就是一定要救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等着他,不会死。
师:也就是说对自己孩子的生存充满了……
生:希望。
师:充满了希望就会产生超出常人的力量?
生(否):是,产生超出常人的力量。要不然那位母亲就不能以超常的速度接住孩子。
师:抱歉!我要反驳你了。你已经说了,会产生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这就是失——常。(笑声)
生(否):老师……
师:对不起,先停下来吧!我建议你不用再辩了。尽管你辩的时候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但同
时也帮助了正方的同学。
生(否):老师,我还想说!我只发过一次言。
师:好,请你说吧。
生(否):人在紧急的情况下,肾上腺(quán)会分泌胰岛素……
师:肾上腺(xiàn)。
生(否):哦,肾上腺。比如,人在跑步的时候,跑着跑着,肾上腺就会产生激素,激素就
会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到全身(笑声)……就会指挥全身产生很大的力量……力量,拼命跑……人在紧急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信念……信念……就会刺激肾上腺,分泌激素,就
会……就会……
师:会使人兴奋,产生不一般的力量,对不对?
生(否):对!
师:让你想不到的出奇的厉害?
生(否):对!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不过请问,你现在有没有这种力量?
生(否):没有。
师:全班同学有没有?
生(否):没有。
师:因为这是一种超——常的力量,对不对?
生(否):对!
师:那你请坐吧!(笑声)大家别再辩了。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辩论到明天也很难结束。我有一个观点,不知同学们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咱们下课接着辩。我认为,
这位父亲的精神是失常了,但也不失常。(笑声)
师:(深情地) 孩子们!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再加10个小时就是两天两夜,想想看,这是多么的惊人!因此,我还是同意那位同学的观点:说他失常吗?确实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吗?的确不失常。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所以,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我的儿子!我要救那些和我的儿子一样压在废墟底下的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在等着我!所以,他失常,但失常的伟大;他不失常,不失常的惊人!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板书:爱)同意吗?
生:(肃然)同意。
师:你讲的这个故事很感人。我想请你做一件事,今天晚上把这个故事找到,如果找不到,
请根据你的记忆把它整理出来,给大家传阅一下。好吗?
生(否):好!
师:这个问题我们暂时讨论到这里。今天大家辩论的很精彩,出乎我的想象,有点失—常!(笑声)这是骂你们还是夸你们?
生:夸我们!
师:对。这是真正的正常。因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学会了一种辩证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
来思考问题。
【教者注】至此,课文的思想感情、主人公的精神面貌已经凸现。

师:孩子们,我们又见面了!高兴吗?
生:高兴!
师:谁还记得我们以前一起学习过哪一课?
生:《鲸》。
师:对。记得真清楚。那一课我们学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今天,我们仍然会学得很开心。不过,学习中有可能会让大家“伤心”哦!
生:不会。
师:好吧。咱们上课。课前已经把课文读过两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全部举手)很好!
师:请大家看课题,这个星号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
师:谁知道什么叫略读?
生:就是说要简单的、简略的读。
师: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这篇课文需要大家自己读懂,老师只能简单地提示你们一下。有信心读懂吗?
生:有!
师:很好!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请举手。(多数同学举手)
师:嗯,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了。有的同学想举手还不敢举手,对自己没有信心是不是?
生:是。
师:请潇洒一点,凡是认为自己基本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举手)
师:好!看来只有几个同学还没有信心。没关系,我们再读读就能做到正确流利了。大家还愿意读吗?
生:愿意。
师:请看,题目叫——
生: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平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总是提几个问题让大家读书思考,是不是?
生:是。
师:那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赵老师要给大家提哪些问题?先提示一下,我一共要提三个问题。讨论时要注意,一定要先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现在请各小组开始读书、讨论。(学生小声读书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读书、参与讨论。)
【教者注】 力求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合作学习。
师:刚才讨论时,有些同学提的问题已经接近老师要提的问题了。看来同学们还是很会提问题的,你们的思想即将和老师的思想产生共鸣了。哦,对了,我有个习惯:谁能猜准我要提的问题,将会得到我的特别奖励,你提的问题沾了一点边都行。想知道什么奖励吗?
生:想!
师:十月一之前,我会领着这些同学到书城买书,可以任意挑选你喜欢的一本,我买单!
生:呀!(嗬!噫!)
师:要不要再讨论讨论?
生:要——!
师:那开始吧!(学生再次认真读书,热烈讨论,教师参与。)
师:好了。谁先说说?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对!
师:你能回答吗?
生:能!
师: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
生:还可以吧!(笑声)
师:我也觉得“还可以”。(笑声)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说说吗?
生:能!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好!真想奖励你!但是,你提的却不是我要问的。抱歉啦!(笑声)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怕回答不全面。
师: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看,你还怕自己回答不全面,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请坐!问得好,回答也好!可惜的是,不是我要提的问题。谁再来说?
生:课文第二十小节说:“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要颤抖地说?应
该高兴才对。
师:你在提问时把课文读得很好。那你说为什么?
生:……
师:是啊,挖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了,应该高兴才对呀。可他为什么还要声音颤抖呢?谁来帮他说?
生:我想他是还有点担心。
师:是的。
生:我想他是挖了很长时间很累了。
师:有这个原因。挖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睡,能不累吗?累了时候声音是有点颤抖。
生:我想他是激动的。挖了38小时才找到自己的儿子,他一定很激动。
师:这位同学的心地很善良,而且能够以一个父亲的思想设身处地地看待这个问题,因此,你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把这三个同学说的合起来就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面对提问题的学生)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遗憾的是,还没有猜对!谁再来猜?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作为奖励,请你把“了不起”三个字写到黑板上,写在“地震中”下面。谁能回答,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这样的父与子是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是!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能不能换成“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能。
师:这个问题已经接近我要提的问题了。最后再给大家一次机会。谁来说?谁认为我最有把
握,请把手举得高一点。
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
师:他们只是哭喊两声“我的女孩!”“我的儿子!”就走了。是吧?
生:是。
师:那你说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不愿见到孩子的尸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师:他们不想看到孩子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你这是从父母的心理方面来考虑的。有这个因
素。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用救了。
师:他们考虑得比较现实。看到学校的教室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
生:对。
师:还有什么原因?
生:这位父亲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
师:你说的是父亲。她问的是那些哭喊一声就走了的父母。
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
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
【教者注】 至此,基本上疏通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
师:到现在为止,同学们提的问题也很不错,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上读懂了课文。现在大家听听我要提的问题。课文当中有一段写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渡而精神失常了。找到那一段没有?
生:找到了。
师:读。(生读课文)
师:(板书:失常?)我要提的问题就在这儿。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
生:(纷纷举手)
师:别忙。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请找到相关的事实依据;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不失常,也找到相关的例证。待会儿说出你的理由。开始吧。
【教者注】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感悟课文中培养其思辩能力。
师: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请举手。一、二……只有六个。其他人都是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的了。这样吧,你们这几位认为“失常”的同学请坐到那边去,那几个同学请让让。快点!你们几个人重新组成一个小组,从课文中找出从哪儿看出父亲精神失常的。要动笔画。懂吗?
生:懂。
师:我们这些同学要认真读书、思考、讨论,那几位认为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不同意,我们
要考虑那些同学会从哪儿找到理由说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也要找到理由和他们辩论,证明父亲的精神是正常的。
(热烈讨论3分钟。中间,老师指导“失常”组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两眼直直、只有一个念头、挖了38小时”。)
师:下面,我们的辩论即将开始了。认为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为正方……(认为正常的同学纷纷举手:“老师!”)请把手放下。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你们是觉得自己一方是对的,应该是正方,是吧?
生:是!
师:呵,辩论的正反双方与辩论观点的正确与否无关。他们认为父亲的精神失常了,就是“是”,为正方;你们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就是“否”,为反方。反方就是反对对方的意见的一方。懂了吗?
生:懂了。
师:刚才正方同学找到了三个理由,一是两眼直直,二是只有一个念头,三是挖了38小时。先看第一个理由——两眼直直。请正方同学回答。
生(是):【教者注】以下“是”为认为父亲精神失常,“否”为认为不失常。别的父母喊了两声都走了,只有这位父亲还在那儿挖。别人来劝他,他两眼直直地看着别人,一般的正常人,像我,都不会两眼直直地看人,(笑声)可他直直地看,说明他失常了。
师:有道理。反方?
生(否):可能他的心里已经没有希望了,才直直看着别人,想请别人来帮助他。
师:我想帮助你一下,好吗?(生答好)与其说父亲心里没有希望,不如说父亲心里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渴望。他多么希望别人来帮助他啊!正是由于他过于渴望,才——
生(否):才有点两眼直直的。
师:有点像失常。
生(否):但不是失常。
师:谁来读读这段课文?要读出父亲的渴望之情。(生读课文)
师:请看第二个理由——只有一个念头。请大家找到那一段课文,看看只有一个什么念头。读。
生:(读课文)“然而……等着我!”
师:请正方同学说说,为什么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精神失常?
生(是):因为他见人就说“你愿意帮助我吗?”警察、救火队长也在给他说……
师:注意,“只有一个念头”。
生(是):他心中除了这个念头,其他的一片空白。
师:这样就显得精神失常?
生(是):是。
生(否):不对。我们小组讨论了,认为他还问“有几个孩子活着?”如果他精神失常了,才不会问别人呢,先把我的孩子救出来要紧。
生(否):如果他精神失常的话,他干嘛还救自己的儿子?(笑声)
生(是):老师,我反驳李伟婷同学的观点。因为课文后边还说了,他是按照孩子的说法把别的孩子救出来的。
生(否):我反对肖瀚同学的意见。就算……就算……他没有失常,就算他是一个再有爱心的(人),也不可能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去关心其他的孩子。
师:好。停一下,别争了。我要听听这位同学的高见!
生:我认为这位父亲不是完全失常,是半失常。(笑声)
师:请别笑。说实在的,我同意他的观点。
生:因为……
师:请你现在别说,待会儿你悄悄地告诉我。请看第三个理由:挖了38小时。请你说说,为什么挖了38小时就是精神失常了?
生(是):我以一个正常人的标准来看。(笑声)正常人的标准,挖几个小时,手就已经累了,而他挖了一天多,38小时,有点不可思议。
师:就是有点不正常是吧?
生(是):是。
生(否):(纷纷举手):老师!老师!
师:请你。
生(否):(美国)世贸大厦倒塌,死了很多人,挖了几个月呢!
师: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没切中要害。想一想,38个小时,不吃不喝呀。看看书,实不相瞒,我在这个地方,就是“38小时”旁边写了两个字:失常。我没写“精神”两个字,只写了“失常”。
生(否):课文后边说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正是因为他挖了38小时,才说明他了不起。否则就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了。
师:你是说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
生(否):是。
师:你说的已经接近关键处了。但是,请想一想,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你到我们新建的塑胶操场上挖38小时看看?恐怕校长都会踢你一脚。(笑声)
生(是):我反驳她的意见。他绝对有失常的感觉,否则的话……比如说,其他的父母也有可能是这样想的,如果引起爆炸,那些本来没有死的孩子也有可能被炸死。他应该更理念一些,去……
师:注意,更理智一些。
生(是):对,更理智一些。去找那些救护人员来挖,这样安全一些。可是他只想到,我一定要救我孩子,我一定要救我的孩子,就像发疯一样,不顾任何危险。假设他真的使楼房发生爆炸的话,那他也要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死。
师:你说的有道理,但从这里是否可以看出,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自己的孩子?
生:可以。
师:这是不是一种爱的力量?
生:是。
师:大家说是不是?
生:是!
师:同学们,当我们面对一个因为爱自己的孩子,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上、行动上与我们一般的人有点不太相似的父亲,你会说你的精神失常了?你会这样说吗?
生:不会!
师:你只会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对他的悲惨遭遇而感到同情。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对他说:你的精神失常了!只能是深深地敬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生(否):老师,我想给正方说一个故事。
师:请!
生(否):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位母亲去买菜,突然她看到自己很小的两岁多的小孩从高楼的阳台上摔下来,那位母亲呢,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接住了那个小孩!(后来)消防人员做了一个实验,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跑过去,那位母亲却接不到一个沙包。我想,这位父亲也和那位母亲一样,为了找到自己的儿子,才能挖28个小时……哦,38小时。我觉得这是一种父爱,和那个母爱是一样的。
师:你说的这个事,我昨天还和我们学校的老师一起谈论,确实很感人。不过,我要问问你,你用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
生(否):说明他心中有一个信念。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信念的话,他就会产生一种超出常人的力量。
师:一个什么信念?
生(否):就是一定要救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等着他,不会死。
师:也就是说对自己孩子的生存充满了……
生:希望。
师:充满了希望就会产生超出常人的力量?
生(否):是,产生超出常人的力量。要不然那位母亲就不能以超常的速度接住孩子。
师:抱歉!我要反驳你了。你已经说了,会产生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这就是失——常。(笑声)
生(否):老师……
师:对不起,先停下来吧!我建议你不用再辩了。尽管你辩的时候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但同
时也帮助了正方的同学。
生(否):老师,我还想说!我只发过一次言。
师:好,请你说吧。
生(否):人在紧急的情况下,肾上腺(quán)会分泌胰岛素……
师:肾上腺(xiàn)。
生(否):哦,肾上腺。比如,人在跑步的时候,跑着跑着,肾上腺就会产生激素,激素就
会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到全身(笑声)……就会指挥全身产生很大的力量……力量,拼命跑……人在紧急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信念……信念……就会刺激肾上腺,分泌激素,就
会……就会……
师:会使人兴奋,产生不一般的力量,对不对?
生(否):对!
师:让你想不到的出奇的厉害?
生(否):对!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不过请问,你现在有没有这种力量?
生(否):没有。
师:全班同学有没有?
生(否):没有。
师:因为这是一种超——常的力量,对不对?
生(否):对!
师:那你请坐吧!(笑声)大家别再辩了。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辩论到明天也很难结束。我有一个观点,不知同学们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咱们下课接着辩。我认为,
这位父亲的精神是失常了,但也不失常。(笑声)
师:(深情地) 孩子们!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再加10个小时就是两天两夜,想想看,这是多么的惊人!因此,我还是同意那位同学的观点:说他失常吗?确实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吗?的确不失常。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所以,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我的儿子!我要救那些和我的儿子一样压在废墟底下的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在等着我!所以,他失常,但失常的伟大;他不失常,不失常的惊人!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板师:孩子们,我们又见面了!高兴吗?
生:高兴!
师:谁还记得我们以前一起学习过哪一课?
生:《鲸》。
师:对。记得真清楚。那一课我们学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今天,我们仍然会学得很开心。不过,学习中有可能会让大家“伤心”哦!
生:不会。
师:好吧。咱们上课。课前已经把课文读过两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全部举手)很好!
师:请大家看课题,这个星号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
师:谁知道什么叫略读?
生:就是说要简单的、简略的读。
师: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这篇课文需要大家自己读懂,老师只能简单地提示你们一下。有信心读懂吗?
生:有!
师:很好!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请举手。(多数同学举手)
师:嗯,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了。有的同学想举手还不敢举手,对自己没有信心是不是?
生:是。
师:请潇洒一点,凡是认为自己基本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举手)
师:好!看来只有几个同学还没有信心。没关系,我们再读读就能做到正确流利了。大家还愿意读吗?
生:愿意。
师:请看,题目叫——
生: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平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总是提几个问题让大家读书思考,是不是?
生:是。
师:那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赵老师要给大家提哪些问题?先提示一下,我一共要提三个问题。讨论时要注意,一定要先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现在请各小组开始读书、讨论。(学生小声读书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读书、参与讨论。)
【教者注】 力求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合作学习。
师:刚才讨论时,有些同学提的问题已经接近老师要提的问题了。看来同学们还是很会提问题的,你们的思想即将和老师的思想产生共鸣了。哦,对了,我有个习惯:谁能猜准我要提的问题,将会得到我的特别奖励,你提的问题沾了一点边都行。想知道什么奖励吗?
生:想!
师:十月一之前,我会领着这些同学到书城买书,可以任意挑选你喜欢的一本,我买单!
生:呀!(嗬!噫!)
师:要不要再讨论讨论?
生:要——!
师:那开始吧!(学生再次认真读书,热烈讨论,教师参与。)
师:好了。谁先说说?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对!
师:你能回答吗?
生:能!
师: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
生:还可以吧!(笑声)
师:我也觉得“还可以”。(笑声)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说说吗?
生:能!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好!真想奖励你!但是,你提的却不是我要问的。抱歉啦!(笑声)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怕回答不全面。
师: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看,你还怕自己回答不全面,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请坐!问得好,回答也好!可惜的是,不是我要提的问题。谁再来说?
生:课文第二十小节说:“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要颤抖地说?应
该高兴才对。
师:你在提问时把课文读得很好。那你说为什么?
生:……
师:是啊,挖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了,应该高兴才对呀。可他为什么还要声音颤抖呢?谁来帮他说?
生:我想他是还有点担心。
师:是的。
生:我想他是挖了很长时间很累了。
师:有这个原因。挖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睡,能不累吗?累了时候声音是有点颤抖。
生:我想他是激动的。挖了38小时才找到自己的儿子,他一定很激动。
师:这位同学的心地很善良,而且能够以一个父亲的思想设身处地地看待这个问题,因此,你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把这三个同学说的合起来就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面对提问题的学生)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遗憾的是,还没有猜对!谁再来猜?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作为奖励,请你把“了不起”三个字写到黑板上,写在“地震中”下面。谁能回答,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这样的父与子是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是!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能不能换成“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能。
师:这个问题已经接近我要提的问题了。最后再给大家一次机会。谁来说?谁认为我最有把
握,请把手举得高一点。
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
师:他们只是哭喊两声“我的女孩!”“我的儿子!”就走了。是吧?
生:是。
师:那你说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不愿见到孩子的尸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师:他们不想看到孩子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你这是从父母的心理方面来考虑的。有这个因
素。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用救了。
师:他们考虑得比较现实。看到学校的教室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
生:对。
师:还有什么原因?
生:这位父亲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
师:你说的是父亲。她问的是那些哭喊一声就走了的父母。
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
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
【教者注】 至此,基本上疏通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
师:到现在为止,同学们提的问题也很不错,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上读懂了课文。现在大家听听我要提的问题。课文当中有一段写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渡而精神失常了。找到那一段没有?
生:找到了。
师:读。(生读课文)
师:(板书:失常?)我要提的问题就在这儿。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
生:(纷纷举手)
师:别忙。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请找到相关的事实依据;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不失常,也找到相关的例证。待会儿说出你的理由。开始吧。
【教者注】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感悟课文中培养其思辩能力。
师: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请举手。一、二……只有六个。其他人都是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的了。这样吧,你们这几位认为“失常”的同学请坐到那边去,那几个同学请让让。快点!你们几个人重新组成一个小组,从课文中找出从哪儿看出父亲精神失常的。要动笔画。懂吗?
生:懂。
师:我们这些同学要认真读书、思考、讨论,那几位认为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不同意,我们
要考虑那些同学会从哪儿找到理由说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也要找到理由和他们辩论,证明父亲的精神是正常的。
(热烈讨论3分钟。中间,老师指导“失常”组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两眼直直、只有一个念头、挖了38小时”。)
师:下面,我们的辩论即将开始了。认为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为正方……(认为正常的同学纷纷举手:“老师!”)请把手放下。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你们是觉得自己一方是对的,应该是正方,是吧?
生:是!
师:呵,辩论的正反双方与辩论观点的正确与否无关。他们认为父亲的精神失常了,就是“是”,为正方;你们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就是“否”,为反方。反方就是反对对方的意见的一方。懂了吗?
生:懂了。
师:刚才正方同学找到了三个理由,一是两眼直直,二是只有一个念头,三是挖了38小时。先看第一个理由——两眼直直。请正方同学回答。
生(是):【教者注】以下“是”为认为父亲精神失常,“否”为认为不失常。别的父母喊了两声都走了,只有这位父亲还在那儿挖。别人来劝他,他两眼直直地看着别人,一般的正常人,像我,都不会两眼直直地看人,(笑声)可他直直地看,说明他失常了。
师:有道理。反方?
生(否):可能他的心里已经没有希望了,才直直看着别人,想请别人来帮助他。
师:我想帮助你一下,好吗?(生答好)与其说父亲心里没有希望,不如说父亲心里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渴望。他多么希望别人来帮助他啊!正是由于他过于渴望,才——
生(否):才有点两眼直直的。
师:有点像失常。
生(否):但不是失常。
师:谁来读读这段课文?要读出父亲的渴望之情。(生读课文)
师:请看第二个理由——只有一个念头。请大家找到那一段课文,看看只有一个什么念头。读。
生:(读课文)“然而……等着我!”
师:请正方同学说说,为什么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精神失常?
生(是):因为他见人就说“你愿意帮助我吗?”警察、救火队长也在给他说……
师:注意,“只有一个念头”。
生(是):他心中除了这个念头,其他的一片空白。
师:这样就显得精神失常?
生(是):是。
生(否):不对。我们小组讨论了,认为他还问“有几个孩子活着?”如果他精神失常了,才不会问别人呢,先把我的孩子救出来要紧。
生(否):如果他精神失常的话,他干嘛还救自己的儿子?(笑声)
生(是):老师,我反驳李伟婷同学的观点。因为课文后边还说了,他是按照孩子的说法把别的孩子救出来的。
生(否):我反对肖瀚同学的意见。就算……就算……他没有失常,就算他是一个再有爱心的(人),也不可能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去关心其他的孩子。
师:好。停一下,别争了。我要听听这位同学的高见!
生:我认为这位父亲不是完全失常,是半失常。(笑声)
师:请别笑。说实在的,我同意他的观点。
生:因为……
师:请你现在别说,待会儿你悄悄地告诉我。请看第三个理由:挖了38小时。请你说说,为什么挖了38小时就是精神失常了?
生(是):我以一个正常人的标准来看。(笑声)正常人的标准,挖几个小时,手就已经累了,而他挖了一天多,38小时,有点不可思议。
师:就是有点不正常是吧?
生(是):是。
生(否):(纷纷举手):老师!老师!
师:请你。
生(否):(美国)世贸大厦倒塌,死了很多人,挖了几个月呢!
师: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没切中要害。想一想,38个小时,不吃不喝呀。看看书,实不相瞒,我在这个地方,就是“38小时”旁边写了两个字:失常。我没写“精神”两个字,只写了“失常”。
生(否):课文后边说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正是因为他挖了38小时,才说明他了不起。否则就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了。
师:你是说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
生(否):是。
师:你说的已经接近关键处了。但是,请想一想,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你到我们新建的塑胶操场上挖38小时看看?恐怕校长都会踢你一脚。(笑声)
生(是):我反驳她的意见。他绝对有失常的感觉,否则的话……比如说,其他的父母也有可能是这样想的,如果引起爆炸,那些本来没有死的孩子也有可能被炸死。他应该更理念一些,去……
师:注意,更理智一些。
生(是):对,更理智一些。去找那些救护人员来挖,这样安全一些。可是他只想到,我一定要救我孩子,我一定要救我的孩子,就像发疯一样,不顾任何危险。假设他真的使楼房发生爆炸的话,那他也要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死。
师:你说的有道理,但从这里是否可以看出,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自己的孩子?
生:可以。
师:这是不是一种爱的力量?
生:是。
师:大家说是不是?
生:是!
师:同学们,当我们面对一个因为爱自己的孩子,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上、行动上与我们一般的人有点不太相似的父亲,你会说你的精神失常了?你会这样说吗?
生:不会!
师:你只会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对他的悲惨遭遇而感到同情。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对他说:你的精神失常了!只能是深深地敬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生(否):老师,我想给正方说一个故事。
师:请!
生(否):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位母亲去买菜,突然她看到自己很小的两岁多的小孩从高楼的阳台上摔下来,那位母亲呢,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接住了那个小孩!(后来)消防人员做了一个实验,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跑过去,那位母亲却接不到一个沙包。我想,这位父亲也和那位母亲一样,为了找到自己的儿子,才能挖28个小时……哦,38小时。我觉得这是一种父爱,和那个母爱是一样的。
师:你说的这个事,我昨天还和我们学校的老师一起谈论,确实很感人。不过,我要问问你,你用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
生(否):说明他心中有一个信念。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信念的话,他就会产生一种超出常人的力量。
师:一个什么信念?
生(否):就是一定要救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等着他,不会死。
师:也就是说对自己孩子的生存充满了……
生:希望。
师:充满了希望就会产生超出常人的力量?
生(否):是,产生超出常人的力量。要不然那位母亲就不能以超常的速度接住孩子。
师:抱歉!我要反驳你了。你已经说了,会产生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这就是失——常。(笑声)
生(否):老师……
师:对不起,先停下来吧!我建议你不用再辩了。尽管你辩的时候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但同
时也帮助了正方的同学。
生(否):老师,我还想说!我只发过一次言。
师:好,请你说吧。
生(否):人在紧急的情况下,肾上腺(quán)会分泌胰岛素……
师:肾上腺(xiàn)。
生(否):哦,肾上腺。比如,人在跑步的时候,跑着跑着,肾上腺就会产生激素,激素就
会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到全身(笑声)……就会指挥全身产生很大的力量……力量,拼命跑……人在紧急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信念……信念……就会刺激肾上腺,分泌激素,就
会……就会……
师:会使人兴奋,产生不一般的力量,对不对?
生(否):对!
师:让你想不到的出奇的厉害?
生(否):对!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不过请问,你现在有没有这种力量?
生(否):没有。
师:全班同学有没有?
生(否):没有。
师:因为这是一种超——常的力量,对不对?
生(否):对!
师:那你请坐吧!(笑声)大家别再辩了。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辩论到明天也很难结束。我有一个观点,不知同学们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咱们下课接着辩。我认为,
这位父亲的精神是失常了,但也不失常。(笑声)
师:(深情地) 孩子们!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再加10个小时就是两天两夜,想想看,这是多么的惊人!因此,我还是同意那位同学的观点:说他失常吗?确实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吗?的确不失常。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所以,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我的儿子!我要救那些和我的儿子一样压在废墟底下的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在等着我!所以,他失常,但失常的伟大;他不失常,不失常的惊人!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板v书:爱)同意吗?
生:(肃然)同意。
师:你讲的这个故事很感人。我想请你做一件事,今天晚上把这个故事找到,如果找不到,
请根据你的记忆把它整理出来,给大家传阅一下。好吗?
生(否):好!
师:这个问题我们暂时讨论到这里。今天大家辩论的很精彩,出乎我的想象,有点失—常!(笑声)这是骂你们还是夸你们?
生:夸我们!
师:对。这是真正的正常。因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学会了一种辩证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
来思考问题。
【教者注】至此,课文的思想感情、主人公的精神面貌已经凸现。书:爱)同意吗?

生:(肃然)同意。
师:你讲的这个故事很感人。我想请你做一件事,今天晚上把这个故事找到,如果找不到,
请根据你的记忆把它整理出来,给大家传阅一下。好吗?
生(否):好!
师:这个问题我们暂时讨论到这里。今天大家辩论的很精彩,出乎我的想象,有点失—常!(笑声)这是骂你们还是夸你们?
生:夸我们!
师:对。这是真正的正常。因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学会了一种辩证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
来思考问题。
【教者注】至此,课文的思想感情、主人公的精神面貌已经凸现。

设计独特

附件

  • 地震父与子教学设计.doc     下载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