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发布者:张丽     所属单位:东湖高新区     发布时间:2016-05-26    浏览数:0


    今天的教育实则是“全人教育”,而“全人”也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安心的做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教育是延伸点,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以学科为载体,注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重要的。
    一、结合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古代数学成就举世公认。例如:四年级上册中 “鸡兔同笼”一课, 教师可说明,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古代中国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个问题。在了解中国古时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思考意识,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深厚内涵。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钱币的延伸和发展史。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重要财产,代表的是国家的尊严,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爱护人民币。当学生说出“爸爸妈妈的钱挣得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时,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节约的习惯,不要乱花钱。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除以上之外,我们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已有内容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圆的周长”一节,讲圆周率时,就应当介绍祖冲之及其伟大贡献,他发现的圆周率(355/133=3.1415926)比欧洲人安托尼兹要早一千多年,现在将其称为“祖率”,从而使学生产生爱国热情。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自解放以来,我国的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以及陈景润等人都对人类数学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外,还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增强他们为祖国建设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性和自觉性。

    二、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科学的学科,而数学中的和谐美、完全美、简约美、创新美等都是在其他学科训练中难以获得的。

    那么, 如何利用这些美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例如在二年级上册“对称”一课时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图形美,如“树叶” 、“蝴蝶”、“天安门”、“巴黎埃菲尔铁塔”等等,有许多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何制作这样美的图形。然后通过 “小小设计师”,让学生利用平移、旋转、对称等知识创造美的图案。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客观世界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对称图形,它们让我们感受到数学世界的美好。

又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通过探究、讨论,逐步得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严谨的美。

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一课时,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图形协调的美,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几何意识。诸如此类的美在教学中若能充分展示, 则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体验,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其主要特征为简洁性、对称性、和谐性、统一性、奇异性。数学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对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素养。
    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处处开花。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思路堵塞等情况,不要指责他们,耐心启发鼓励学生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素养。

    例如:三年级上册 “归一问题”——“同学们大扫除,3名同学擦12块玻璃。照这样计算,6名同学可以擦多少块玻璃?”。学生都能想到先求出1名同学擦玻璃的数量,再求6名同学擦玻璃的总数量即12÷3×6。但此时也有学生把3名同学看成单位“1”,想6名同学里面有几个3,也就是有几个12,从而得出6名同学擦玻璃的数量即6÷3×12。这两种不同的思维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很好的体现他们正走在打开思维的路上,为创新培养了良好的思维基础。再来看,六年级“白猫有1400只,白猫只数比黑猫多25,一共多少只?”。大多数学生都能很熟练地计算,先算出黑猫的只数1400÷(1+25=1000(只),再相加求出总只数1400+1000=2400(只)。此时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1)学生结合线段画图讲解,把黑兔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5份,白猫比黑猫多2份,就是7份,1400÷7=200(只),白猫加起来就是12份,200×12=2400(只),利用线段图将分数应用题转化成两步整数应用题。(2)通过生生间的互相启发,还有用比例的知识,1400∶( =712。不同的解题方法体现了学生对题目的数量关系的深入掌握,也体现了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当小老师面向全班师生讲解他的思考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不断挑战的意识,发展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当今是一个丰富、多元的社会,作为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及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将数学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师者要有坚定的德育意识,结合实践,才能更好的培养这新一代祖国的希望,努力让他们安心做自己。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