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发布者:柯银芳     所属单位:省直     发布时间:2016-05-26    浏览数:0

比较微课程的教学与惯常课堂教学,从课堂教学时间来看,一节课是40分钟,而每段微课程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来看,过去是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上课,而录制微课程的环境中只有教师自己,面对摄像机,讲授一段内容;从教师的实际授课过程来看,在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上课时,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讲授、启发、提问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而在微课程中,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由教师一人完成,没有学生的实时反馈,也没有师生间的互动;等等。这些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录制微课程时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微课程作为只有教师独自在场的一种授课形式,更多的应是关注那些适合通过讲授完成的教学内容。比如,介绍一个数学概念,分析一个数学问题。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实时互动的教学内容,诸如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等则不适合作为微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微课程的讲授中,教师要把握两种基本结构,即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微课程的呈现形式,最终落脚点还是教师的语言。无论拍摄的视频多么清晰,画面切换多么丰富,学生学习微课程的过程,更多还是通过“听”实现的。同时,考虑到学习者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一段微课程可能会被反复观看,“听”课对学生的影响就更大了。因此,教师的语言便成了支撑整个微课程的核心因素。树立语言观念要求讲授的语言做到通俗、流畅,既富于讲述性又重视启发性。通俗、流畅的语言形式才能有效地承载信息 运用微课程翻转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来说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缩短了老师新授课的时间,所新授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的,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更牢固了,但是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必然要考验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翻转课堂”实验需要教师教学基本功好、通晓网络、善于运用教育技术。实验要求学生要在家自主解决重点、难度和热点问题,逐步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