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教学为平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发布者:谢玲     所属单位:东湖高新区     发布时间:2016-05-30    浏览数:0



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就提出“教育性教学”这一观点,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也就是说教学的目的是教育,教育的手段是教学。教育教学相辅相成。那如何在课堂中与德育融合在一起呢?工作几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的教学来谈谈一点想法:



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教材的许多地方都蕴涵着德育内容,这些德育内容与具体的数据相结合,以优美的主题图呈现,以补充资料呈现,对学生都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来做的:



1、介绍我国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文化,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氛围。我在教学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介绍了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起源和发展,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这样学生心中就油然产生了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2结合数学教材中的插图和数学问题,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如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十五页的主题图以及后面的统计图,介绍了我国特有动物的种数、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借此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再如位置与方向中例1的插图介绍了校园的情景,可以进行爱家乡、爱校园的教育;在笔算除法的主题中,就可以结合植树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绿化祖国的意识,这样,以欲物则诲的教育方式,以顺其自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受到多种思想的教育。





二、在数学活动中融入德育



德育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内容进行渗透,还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活动来渗透。



这学期我上了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研究课,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活动中,我让学生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提供两个不能直接比较面积大小的图形,学生发现不能直接观察出来,也不能用重叠法,需要用其它的方法。这时,同学们思考着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比呢?每个小组都有序地开展活动,先讨论确定方案,接着利用提供了小圆片、小正方形和小长方形等学具来摆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得到了“只要用统一的图形来摆就可以比较出面积的大小”的结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很团结,分工协作,有的同学摆,有的同学帮忙拿学具,还有的同学在一旁说方法,很和谐,同学之间非常谦让。学生不仅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我还组织了一次是制作年历的活动,我给出“20121231日是星期一”这个信息,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年、月、日的知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运用简单推算的方法制作出非常精美的年历,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学生还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思维方式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美的熏陶。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真正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的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有的放矢地渗透德育。



罗杰斯说过:“在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学习才有一种安全感,才能勇敢的发表见解,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能愉快、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人格。”针对小学生单纯、可塑性极强这一特点,加强师生的双向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我们一班就有一个很特殊的孩子,他很调皮,上课从来就没有端正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总是影响到别的孩子,在行为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就



少不了批评,我与班主任一起来帮助他,教育他,可是,与他家长联系后,他家长并不配合我们的教育,认为他的孩子是这样好动,不能受到这样的批评教育,



我开始很不理解,后来,我开始与孩子交流,从言谈中发现,他对爸爸十分眷恋,很渴望能见到爸爸,再通过与他妈妈沟通进一步了解家里情况,这个孩子的爸爸和妈妈离异了,他缺少父爱,内心非常的敏感,由于表现不好,班上很多孩子都不愿意跟他玩,再加上我们对他的批评,他的内心受到了伤害。了解这些,我也能体会她妈妈的感受,也能感受孩子的无奈。我开始改变我对这个孩子的教育方式,抽时间与洪与沟通,发现他是很想得到老师的表扬的,很想有更多的好朋友,我借此告诉他如何做才好,他愿意接受我的建议,也会主动来问我他表现得怎样,我与孩子沟通多了,走得也更近了,他也更信任我了。在数学考试前,他跑到我面前说:“我数学很有把握考好”,我给了他一个拥抱,他非常开心,在考试的过程中,他的确表现很好,真的让我好感动!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我们用心去爱他们,他们也会同样爱我们,接受我们的教育。真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般。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