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收小麦的场景

发布者:宋建潮     所属单位:省直     发布时间:2016-06-03    浏览数:0

小时候收小麦的场景您还记得多少

小时候,收小麦的方式主要靠人力,那时候劳作一天虽然很累,但那种收获的喜悦感至今仍然难以忘却,下面和大家一起回忆下曾经的美好。


  1. 传统方式收获的喜悦


在小麦成熟的时候,农民伯伯首先选出一片空地,我们称其为“场”,对这块地的要求是:其首先,地势较高,下雨后便于排水;其次,光照充足,便于晾晒,一般都会选择远离阴凉处;最后,交通便利,便于把田间收割的小麦人工拉到场里。


当时小麦的收割全靠劳动力,勤劳的农民很早就起来赶到田地里一把一把收割小麦,这样的艰辛劳动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老天再添麻烦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割完之后,要把一天中割掉的小麦用“驾车”拉到场里垛好,并用大块的塑料薄膜盖好,以防夜间返潮。


第二天,太阳出来之后,再把塑料薄膜去掉,让秸秆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以方便后期的打场或脱粒。

在这是打场之前还是先把龟裂的场平整下,以防小麦颗粒落入裂缝中。

这是很原始的打场方式,利用畜力拉石磙的方式把小麦的颗粒碾压出来。

后来,有了效率更高的机器脱粒小麦,几个人就可以使小麦的脱粒工作开展起来,具体流程是:1—2个人往脱粒机的“口”中“装”带秸秆的小麦,一个人接着从脱粒机“口”中“吐”出的小麦籽,还有需要一个人把脱粒机脱离后的麦秸调到相应的位置上。

这是农民这大太阳下晾晒的小麦的情景,一个上午需要不停地推,使更多的小麦接触阳谷的沐浴。

 这是把脱粒后的小麦在太阳下晾晒的情景,在晾晒1—2天之后便要扬场,就是使小麦中掺杂的麦糠“吹”掉,整理干净的小麦即将被运回家。


这是农民最开心的时刻,晾晒完毕的小麦被装在大麻袋中,邻居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家打多少袋粮食?!”。此时的场没了秸秆的遮挡已经开始龟裂。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是孩子最开心快乐的时刻,大家开始比拼攀爬技术,爬高上低的,还可以在脱粒过的小麦秸秆中玩捉迷藏。



开上拖拉机也是孩子们特别自豪的一件事。

最后,农民把小麦秸秆垛起来留着用。有的是为了当柴火做饭用,有的则是留着饲养几头牛羊,总之这些对农村中的人们来说很重要的。



最后,一个个蒙古包似得麦垛垛起来了。随之,农民脸上的笑容也多起了,因为看看丰硕的收获来年的粮食问题已经解决,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2.现代收割方式收获的伤感

这是联合收割机作业的情景,几乎一天不到的时间所有的小麦都被收割完毕,此时已经看不到孩子们了,短暂的收割时间给孩子们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让孩子们越来越疏远了农业生产,越来越对农村失去了热爱,越来越体会不到了农民们的淳朴、踏实的务实精神了!


这张照片在农村的中的水塘中很常见,利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完小麦,田里里的秸秆已经变得“分文不值”了,很多“富裕”起来的农民就把这些秸秆直接倾倒到田间的水塘中,水被污染了,孩子们游泳的地方没有了。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