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若有情师亦凡,诲人不倦或毁人

发布者:何红清     所属单位:省直     发布时间:2016-06-12    浏览数:0

  

非常热爱唱歌的歌唱家,因为工资、奖金的变化而不唱歌了,那么这又是谁的损失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开始孩子把兴趣放在学习上,当有奖品时,有发展竞争了,就把兴趣转到糖上面去了,而且这种转化是潜移默化的。这让我想起了在学校里,小时候,奖星星,奖本子,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往往把学生的兴趣转到分数上去了,内在兴趣越来越弱,因为分数是固定不变的无形奖励。

问题是,我们的教师能否看到问题的根本,能否有能力加以区分,能否有勇气对兴趣加以转化或是不转化而是引导。我们该怎样看待这种问题的转化,在教育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将学生真正的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并发散成将来可能成功的发端。而这样做又会冒很大风险的,做的好,那是学生天生的资质聪慧,做的不好,那是教师能力有拙。

所以,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一定要仔细观察学生,努力减少对学生兴趣的误判。哪些兴趣的发展是不可取,必须加以转化,哪些兴趣是可以加以良性引导,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误人子弟。作为教师,做好了是诲人,反之,则是毁人。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