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对象本身的复杂性限制了 教师对其工作对象的认知

发布者:陈方     所属单位:省直     发布时间:2016-06-13    浏览数:0

v教师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未成年学生,是一群有着发展的连续性与突变性、发展的阶段性与个体差异性等特征的特殊群体,是一个个充满无限发展可能的鲜活生命体。教师的工作是“一对多”,而不是“一对一”的。每一个学生都会拥有不同的禀赋和个性特征;每个学生的发展在来源上有先天、后天之别,在出现程序上有初始、后继之别,在阶段上有共性、个性之别,在内容性质上有自然与社会之别,在载体上有身体、心理之别等。每个学生都是复杂唯一的个体,教师面对的则是这些复杂唯一个体的集合体,所有这些,限制了教师对其工作对象的认知。
v随着脑科学、心理科学、教育科学等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越来越客观、全面,不断有关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研究成果问世,且许多已得到实践的检验。这些说明了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存在确定性。但另一方面,由于儿童青少年本身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也决定了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存在模糊性。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是确定性与模糊性的辩证统一,确定性决定了儿童青少年发展中的可教性和科学性,模糊性决定了儿童青少年发展中教育的有限性和艺术性。教师工作对象发展规律的模糊性,决定了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时,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限制了教师对学生发展的驾驭。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种种行为表现背后的因素认识就存有很大的困难,更难的是,有时即便知道了影响因素,教师往往也无法控制。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