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意思培养

发布者:张凤羽     所属单位:省直     发布时间:2016-06-13    浏览数:0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意识培养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写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输出环节, 在语言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教师和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效果却总是不好。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为了促使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笔者在对新课标研究的基础上, 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发现只有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才能为学生在语言输出这块,奠定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写作;阅读教学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写作部分都是作为单独的一块在训练。我们一般采用成稿写作法(product approach)指导学生写作, 它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 认为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刺激和反应的过程, 这种教学法的重点在于传授词汇、句法和衔接手段的正确应用。即由教师分析范文, 控制作文题目, 学生在每个小标题下扩展意义, 他们一次成稿, 教师是唯一的读者, 其主要作用是对学生的成稿进行评价, 即对语法错误的改正, 对内容、组织结构等的简短评论。 教师的书面反馈是学生获得对自己作品评价的唯一来源 , 它标志着整个写作活动的结束。传统教学观指导下的写作教学基本上是以 “教”为中心的。 其教学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并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多年的英语学习,除了所谓的作文黄金模板,学生仍然停留在被动的写作上,翻来覆去那几句,味同嚼蜡。批改的老师也因为看到太多的“I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而摇头叹气。没有灵气,没有情感,更谈不上思维的火花。

 

笔者对英语作文教学的重新思考,源自于自家的女儿上一年级时,引导她从写几句话到写小短篇,一路摸索,发现现在的高中生写英语作文,就跟母语是中文的一年级小朋友一样,根本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所见所学,知识输出,为自己所用。其实,任何的语言学习,都源自模仿,然后再创新。所以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写作意识,激发学生的模仿与创新,这样才能真正的使得学生在作文板块如鱼得水,真情流露。

 

以下,笔者将结合人教版的教材,举例说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例一)

在必修7unit 3的阅读课文Old Tom The Killer Whale. 作者讲述了人在虎鲸的帮助下捕捉须鲸的故事。完成阅读理解以后,笔者启发学生,是什么样的语言使得这篇故事如此扣人心弦呢?后来和学生一起发现,有两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是作者在描述事件的时候,非常注重使用强调时间的短语或者句子,从而制造紧凑的故事情节。比如:

As I was sorting out my accommodation, I heard a loud noise coming from the bay.

Without pausing,

Being badly wounded, the whale soon died.

Within a moment or two, its body was dragged swiftly by the killer….

As we drew closer, I could see a whale being attacked by a pack of killers.

 The killers are throwing themselves on the top of the hole to stop it breathe.

文章通过使用时间状语,或者时间状语从句,或者进行时态,增强了事件的紧迫性,制造出了惊险的氛围。学生在品读这些句子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平常所谓的枯燥语法,其实有着制造语言功效的妙用。

其二,文章多处的心理状态和环境的渲染,也给故事的情节性增色不少。比如:

 I thought that this was just a story but I witnessed it with my own eyes many times.

The sea was rough that day and it was difficult to handle the boat.

From Jame’s face, I could see he was terrified of being abandoned by us.

很多学生苦于写作文无话可说,像这篇reading里面注重人物心理描写,不光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该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关于小明在放学路上帮助摔跤老人去医院的这样一篇记叙文,笔者很欣喜的发现,很多的孩子将 I was about to cross the road when I heard a yell. Worried and excited, I opened the envelope.等这样的句子运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这也就证明,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是完全可以激发孩子的模仿和创造的潜能的。

 

(例二)

在必修7  unit 3 a New Dimension of Life 的这篇文章里面,作者通过对海洋生物色彩和形态的细节描述,一个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恰好在随后的书后练习3,4中,提到了多个形容词的修饰顺序。如:little orange and white fish, waving long thin seaweeda hard bird-like mouth等等。笔者带领学生除了体会多个形容词的语序,更鼓励他们创造出自己的多个形容词。比如: My mother has long dark smooth hair. She was nearly heart-broken. The heart-shaped cookies taste amazing. 这些句子远远胜过单个形容词或者形容词简单的堆砌,他们让你描述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后来的作文训练里,学生的语言不再是枯燥的陈诉,而是有着自己感情色彩的形容和描述,写作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

     

(例三)

在必修5 A Letter to an Architect,这是一篇给建筑师的建议信。笔者鼓励学生去发现建议信件的写作要素,学生们很精准的发现了应用型文章,其开头一定要说明信息的来源,另外语言非常的委婉有礼,比如:

I read your letter in a newspaper that…

I hope you will not mind me writing…

I wonder if you consider…

I would be more convenient to…

这些句子的发现,让学生了解到,应用型的文章有一定的模式,而且语言要求正式委婉。它不同于我们平常的口语交流,而是必须有板有眼!

该单元的写作训练我要求学生给学校食堂的经理写信,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通过模仿课文颇有条理的给建议,讲道理,每个孩子都可以写的洋洋洒洒。最让我惊喜的是,文章里面不再是满篇的you should , you must这些生硬的英语,而是个个都是绅士淑女英语了!

 

(例四)

在必修7 unit 4A Letter Home里面,作者向朋友介绍自己在异乡支教的经历。中间有几段是对学生家庭状况的描写。我鼓励学生去找每句话的主语,孩子们发现的是每句话都有不同的主语!比如:

Tombe’s  father led us to his house, …this shows it’s a man’s house….the huts were round….there were no windows…fresh grass had been laid on the floor…outside Mukap was building a fire…when hot, he placed them …I sniffed the food….it smelled delicious…

这样句子主语多变,就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要达到句子多变的效果,是完全可以通过固定句型,指示代词,被动语语态,倒装来实现的,这样的文章,全篇不再是I,I,I或者You, You, You 开头,而是句子有了多样性,这样丰富的语言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这个的单元的作文训练中,是一篇要求写明参加图书分享活动二选一的理由。我要求学生每句话都是不同的主语开头,这样就强制训练学生在句子多样性这块下功夫,尤其是句子主语的多变。经过这样的尝试,很多孩子品尝到了作文华丽变身的甜头。

 

以上四个笔者教学中的实例,充分证明了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一定可以激发他们的模仿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语言上的输出。除了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通过创意作业,比如以本单元词汇为key words, 自己编成小故事写出来。不管故事有多么的无厘头,用到的新词汇越多越好。教师还可以通过一单元学完之后的作文练习,要求学生尽量的使用本单元学的新词组新句型,并且将用到的本单元学习的新句型、新搭配用红笔勾画出来再上交老师批阅。这样老师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状况一目了然。而且这种学以致用的方式,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掌握。

 

任何的语言学习,都源自模仿,然后再创新。所以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就需要培养学生写作意识,激发学生的模仿与创新,才能在最后的语言输出中,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 1] 蓝翠月.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 J] .基础英语教育 .2006, (10).

2]姜红吉. “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 (5):93~94.

3]朱惠芳.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互动模式的探析及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 (8.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