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与信息技术

发布者:杨耿     所属单位:省直     发布时间:2016-06-20    浏览数:0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从任务型教学法的三个环节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益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并在当代英语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主要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环节,即我们熟知的pre-taskwhile-taskpost-task环节。 下面我将结合农村中学的学生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就信息科技是如何在任务型教学法的三个环节提高课堂效益的进行具体阐述。

1.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pre-task环节的课堂效益

pre-task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起学生兴趣,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1). 图片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在听说课和阅读课这两种课型中,利用PPT,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播放与之后的新授内容相关的图片,歌曲,视频等,创设与新授内容相关的情境。

我曾在牛津教材6B Unit10的教学pre-task环节中,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和课文主题,播放了一段与森林相关的配歌曲的动画视频,学生一下子就被动画视频所吸引,由于歌曲简单,不少学生还不自觉的跟着轻轻哼唱,播放完视频,学生也能很快猜到本课主题于森林相关,使我自然而然的过度到新课的教学中。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一个老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主要依靠老师的讲述和学生的想象来创设情景相比,运用了信息技术的pre-task环节,创设的情景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当然也就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

(2) 直观呈现,提高复习效率

在写作课中,运用PPT,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能在短时间内更直观,更完整,更清晰的呈现所需复习的单词,词组,句型以及句型的相互转换。

教师可以采用看图说话,选词填空等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更好的复习前文内容。同时由于多媒体设备呈现方便,快捷和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使更多学生甚至整个班级参与到复习环节变成了可能。

原本教师主讲,学生记录的模式转变成了老师引导,学生呈现,甚至是学生归纳的模式,使得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融洽,也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while-task环节的课堂效益

while-task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以个人、双人、小组等形式执行各项任务,以学习课文新知为主

(1). 架设桥梁,降低生词学习难度

无论是听说课,阅读课还是写作课,在while-task环节总会遇到新词的教授。有了信息技术的参与,犹如在中文与英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新词的教授变得不再枯燥及难以理解。

名词类的生词,可以采用图文对应的方法来学习;动词类的生词,可以通过小动画的观看来归纳总结;描述声响的词,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声音来记忆。各种方法,在此不一一列举。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将标准的单词发音带入课堂,学生在与录音的不停比较中,纠正自己的发音,在初次接触新词时就能有一个标准的播放比较对象。

总之运用了信息技术之后,单词从原本黑板上抽象而难以理解的粉笔字一下子变成了学生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物品,行为等,减少了学生学习单词的时间,加深了学生对于单词的印象,使新词的学习更具趣味性。

(2)课堂训练,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听说课侧重于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在有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情况下,学生不仅能进行更多的听力训练,而且也能对一段听力材料进行全方面的彻底的利用。如泛听材料大意,精听具体信息,分段反复,重复所听到的内容,按所听到的要求完成任务等都能轻易实现。

如在牛津教材7A Unit5的教学中,我曾利用电子白板制作出一间有若干家具的房间平面图,让学生按听到的内容,将家具复位。由于内容相对简单,任务面向全体学生,操作方式相对新颖方便,几乎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与传统的用录音机来进行听力训练相比,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多种可选教学活动,并且使各活动结合更紧密,更流畅,提升了听力训练这部分的课堂效益,而由于免去了反复倒磁带而节省下的课堂时间,可用于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课堂活动和训练听说能力的机会。

(3)直观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阅读课更侧重于训练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小到单词理解,大到文章大意都是阅读考试需要考察的内容。

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老师可以具体直接地向全班学生展示文章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并逐步展现阅读材料的主旨大意,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巩固学习的阶段,教师也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看图说话,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等教学活动,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与传统的老师在讲台上对着书讲,学生在座位上对着书做笔记相比,有了信息技术的参与,阅读课变得更为生动,活泼,有趣味性。而整个学习过程,也已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一个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过程。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大大增加了学生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也大大提高了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效益。

(4)直接比较,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课通常先对前几课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接着学生完成一篇作文。

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对于前几课知识点的整理更系统清晰,当学生完成作文之后,教师可以挑选几篇作文,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教师可以自己点评或是让全班学生讨论,找出语法错误,评论句子表达的优劣,帮助学生从一名批卷老师的角度来理解作文的写作,通过对同伴作文的“批改”,优秀作文的赏析,学生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写作课变得形式多样,学生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也可以是评价者,修改者等过去通常由教师担当的角色。

3.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post-task环节的课堂效益

 post-task环节主要鼓励学生用所学新知来解决不同的任务。一般由分析(学生分析并评价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部分组成。

(1). 创设情境,完成任务

在听说课中,教师通常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不同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新知运用到新的情境中,以口头表达为主。

在牛津英语6A Unit7的post-task环节中,我曾用一张公园的照片创设了一个情境,同时照片中有多人违反了禁令标志,出现了不文明行为,学生被要求用所学的“Dont do”的句型去劝阻他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出来。

内容简单生动,贴近生活,学生积极性高,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益。

(2)多种类型,拓展阅读

在阅读课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面。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同时展示多篇阅读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我曾在不同的阅读课上引导学生对相同写作背景,不同主角人物,相同故事情节,不同叙事手法的短文进行比较阅读,找出短文间的异同。

通过对多类型文章的比较阅读和讨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多种方式,展示成果

写作课侧重于学生的成果——作文。运用了信息技术,写作课的post-task环节不再是单调的老师干讲,学生干听,而是有了多种可实施的教学活动。

我曾观摩到八年级的一节展示课中,上课教师要求学生一组为单位,每个学生负责一篇作文的一个部分,最后一组同学上交一篇作文。教师再通过实物投影组织大家对各组的作文展开讨论,评出最佳小组。最后再组合方式打破,在全班寻找最佳开头,主体和结尾,组合成一篇最佳作文。

整个活动学生参与度高,气氛活跃,提高了写作课的课堂教学效益。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