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多层面地探索历史活动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

发布者:魏红梅     所属单位:省直     发布时间:2016-06-21    浏览数:0

 通过活动形式进行历史教学,组织开放性的创造活动,使学生学到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并通过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论证能力、实施能力和组织能力。

1、课外阅读。历史知识丰富多彩,教材提供的内容只是沧海一粟。因此,必须通过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在更广阔的知识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十里之台,起于垒土”,有了对历史知识更多的积累和更深层面的了解,才能真正游离于历史知识之中,对历史上的人和事才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新认识。

2、历史报告会。结合历史教学内容,或配合政治思想教育,举行各种专题讲座、报告会,拓宽、深化学生知识,进行思想教育,是历史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必不可少的方面。例如,学校在重大纪念日举行专题报告会,配合国内外形势教育举办专题讲座,有时还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或国内外就某些史学观点的不同意见和争论作专题报告。如“哥伦布新闻发布会”,“台湾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历史中的武则天和电视中的武则天”、“如何评价秦始皇”等,都不失为课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补充。

3、历史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方式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培养力争上游的创新精神,是历史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一种教育形式。一般在班级、年级或学校范围内举行。

4、撰写历史小论文。教师就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或课堂教学中争议较多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外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各抒所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对学生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见解,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予以充分的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而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往往是出自这里。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多学生都持否定态度,但也有学生认为战争对促进革命的发展,对促使先进武器的发明与应用都有好处。我及时肯定这种观点,同时也告诉同学们应该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分析哪个方面是主要的。通过类似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