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发布者:胡芳     发布时间:2016-06-03     浏览数:0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作为“百年树人”的初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好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不好的影响可能会使学生形成一些心理问题。我们初中教师所培养的对象是正在形成独立个性,处于身心发育养成关键阶段的青少年。因此,教师要运用健康向上的心理信息对学生施加影响

一、初中教师应该努力做好自我心理调适

从事教学,教师肯定会面临各种生活、工作的压力。如果初中教师面对压力,不能保持心理健康,,积极应对,就很有可能将不健康的心理和情绪传到给学生,可能使学生性格养成出现偏差;教师不能正确的处理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家庭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不论遇到何种挫折和困难,作为成人的教师都应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自我减压。在日常的学习中,初中教师应该时常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谈等方法来减轻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觉得自己心力交瘁时从书本和朋友那里喝点“心灵鸡汤”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会让自己能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

初中教师还应该做到言语和谐有力。初中学生身体变化大、心理上要经历叛逆期考验,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初中教师来说,“为人师表”在这三年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既让学生获得自己教授专业的知识,又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礼仪和道理,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初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也能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解答一些心理疑惑或生活中的迷茫,对维护自身和学生心理健康都很有必要。

尽职的初中教师是非常辛苦的,自身也需要休息和放松。在学生心中,初中教师往往有着“无所不能”的高大形象,很多初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也看到一些自己的不足,引导学生,和学生作朋友,这样就不至于将自己和学生都搞得非常疲惫。锻炼身体、适当休假、旅游休闲、甚至新的工作体验都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能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初中教师就可以将重新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中来,使生活工作彼此促进。

二、初中教师应该努力保持阳光状态

  作为初中教师,面向学生,担负着启智育人、诲人不倦的神圣职责。如果自己看不起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就不会成为好教师,更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每一个初中教师都应该力争做一个阳光教师,具有健康、平和、包容、自信、向上、向善的心态。面对学生,应该时常保持阳光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应该保持温暖友善的态度;面对家长,应该保持真诚开放的交流;面对教育,应该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面对教研,应该保持创新高效的激情;面对发展,应该保持向上不息的动力。自己阳光,就会向学生撒播阳光,向学生传递温暖。有人说给你点阳光就灿烂,这是对初中教师非常有效的教益,阳光面对生活和工作,初中教师就能更好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开开心心地学习,快快乐乐地生活,高高兴兴地工作。

  三、教师应该努力增强自身免疫力

  等不起、等不得越来越成为当下中国人的普遍心态,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种种诱惑。这些焦躁不安、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情绪肯定会让我们初中教师受到冲击。初中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应该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应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内外都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初中教师应该学会抵御社会方方面面的诱惑,甘于清贫可能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我们正确面对现实、正确面对职业、正确面对学生的一种选择;受得委屈可能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我们面对不理解的少数学生家长、少数问题学生的一种选择。抗拒诱惑对我们初中教师而言可能是一种常态,不仅学习中应该努力学会面对,而且言行中应该努力保持定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