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发布者:韦小芬     发布时间:2016-06-30     浏览数:0

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僵化,是师生间权利、义务模糊、混乱的根源。 
  众所周知,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教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师生如君臣”之观念根深蒂固。不少教师凭借已有的知识,手中一把戒尺,“成功指点”教坛一辈子。
  2、法制意识淡薄,是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内在原因。 
  打开记忆的闸门,近年来相关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历历在目。轻的罚站、羞辱、罚做作业……;重的抓耳朵、谩骂、殴打……(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侵犯行为无轻重之分)。凡此种种,可谓屡屡发生、普遍存在——每一年的通报都有。
  3、过多筹划包办,是我们限制学生独立的潜在隐患。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特别是教学设备不足的农村中小学,我们发现,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同时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早晚读,教师常去组织集体朗读;45分钟内讲满,45分钟外还要“多嘴”;自习课也得跟,也要讲。总之,教师对学生就是“不放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义务在教师的“筹划一切,包办代替”中变成一句空话。
  4、心理健康障碍,是教师侵犯学生人性的间接因素。 
  近些年来,在圣洁的教坛里,发生了不少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有些孩子仅仅因为一点点轻微的过失,就遭受恶劣而残暴的惩罚,罚吃苍蝇的有之,强迫学生互打耳光的有之,强迫学生当众喝尿者有之,将学生耳朵撕掉者有之,用刀子割学生的手者亦有之
  5、师德品质欠修,“教师形象”失掉应有的光辉和魅力。 
  作为一个教师,必然需要学生尊重、爱戴和亲近,教学效果才能因之而如愿,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明证。而要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就得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具备内在的人格魅力。师德修养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但现实的情况同样不很乐观。
  6、真情投入不足,“关爱学生”缺乏具体行为和艺术。 
  为人师,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乃天职,这尽人皆知。可是我们在与学生交往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显得高高在上,缺乏坦诚。“教师是高级骗子,医生是高级流氓”的民间戏言,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缺乏真心实意的师生情感关系现实。学生是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的,很多时候,他们对老师的某个“破绽”是十分敏感。如老师出乎鼓励需要,常习惯地没有实在内容的“好”、“很好”;老师给学生的鉴定常常“该生……”的千人一面、众生一词;向学生许诺某事,常常开的是“空头支票”;课堂或学习场合有“职责”式的沟通,学生课余生活需要老师之时“难以见师之影”……试想,师生关系如某些社交场那样带着面具、毫无真情,对一颗正在成长的心灵而言岂不“恐怖”?无可否认,我们许多教师在“关爱学生”方面亦用苦,问题是因缺乏探索,没有考虑到光有爱生意识是不够的,没有付出真挚的爱的情感,便没有符合学生需要的爱的行为,更没有更科学合理的爱的艺术,师生间的情感关系自然是冷漠,浮于表面的。抛弃坦诚犹如丢失灵魂,只有躯壳的“师爱”毫无意义和价值。 
  7、教学过程呆板,“激发兴趣”失去应有的活力和生机。 
  稍有一定教育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可是近些年,社会迅速变化,教材不断翻新,学生知识的获取渠道多样化,我们的课堂一些教学却还停留在“教材加参考书,黑板加粉笔”的旧模式上,已是很落后了。(诚然,这之于自然条件恶劣、教学设备极缺的偏远农村而言,要求似乎有些不近情理)。在这时代背景下,我们唯教材教参是从,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无论如何都是难免死气沉沉。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