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06-26
  2. 作业要求:

    题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作业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与演示文稿一起上传平台

    (2)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毛爱萍     所属单位:东湖高新区     提交时间:2016-06-02    浏览数:0     

《冰雪奇缘》教学设计
:《冰雪奇缘》:《冰雪奇缘》

一、课题:《冰雪奇缘》

二、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scratch与创意设计》中数字艺术单元中的一节课。Scratch数字艺术单元主要利用画笔模块中提供的图章和划线等功能,完成一些有趣作品创作,如《万花筒》、《神奇画笔》、《同心圆》和《冰雪奇缘》等教学内容。作品中设计的内容具有互动感强、生活感浓、体验感多、图形奇特等特点,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个学习内容。

2. 学生分析

这是六年级学生开展的校本学习活动课,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上了10节课,对scratch编程创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能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对游戏化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

三、冰雪奇缘项目简介

    1.项目介绍

 
        

                  图1                                                                               图2


    本项目源于code.org网站提供的冰雪奇缘的游戏(图1),在游戏中学生跟随安娜和艾尔莎创建一个冬季仙境,利用网站提供的在线编程环境,拖拽模块组件脚本,完成画图。学生逐一完成游戏中提供的20个谜题(图2),谜题完成后可以获得一份惊喜——网站提供的证书,同时还可以打印自己的成绩。
    谜题将学习知识分为小步子进阶,不断为学生搭建学习和了解数学知识以及画图编程技能的阶梯,帮助学生把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小问题,由易而难,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渐进式学习。当学生组装的代码不太准确时,游戏会提示告诉孩子们继续尝试,还有视频讲解,直到成功方能进入下一步学习。学生在不断挑战进级中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可以习得关于什么是正多边形以及画正多边形时旋转角度和多边形边数的关系等知识,通过模仿游戏中的脚本组件,画出正多边形以及由它组成的其他图形。

2.相关知识点

1) 数学知识:正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外角。

2)画正多边形角度的计算方法。

3)单循环、双重循环的算法结构。

四、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项目的学习,了解编写画正多边形以及由它组成的更多图形的程序设计基本过程,建立基于计算机编程的问题解决的基本逻辑。

2)尝试使用Scratch中画笔模块中“停笔”、“落笔”、“将画笔颜色设定为”和“将画笔大小设定为”等模块编程画出更多美丽有趣图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体验数字艺术的奇特。

2.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最喜欢玩游戏,今天,老师让同学来玩一次具有极具挑战的游戏——冰雪奇缘,看谁最快完成游戏中提供的谜题。接下来教师演示如何进入这个游戏。

打开游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code.org,进入下面的网站(图3),点击“冰雪奇缘”的项目学习。

 

图3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图4                                                                             图5

       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网站,进入“编程一小时与安娜和艾尔莎创建一个冬季仙境”的项目学习(图4)。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同座合作交流,师生个别对话交流。

3)自由创作

学生陆续完成游戏项目中的谜题后,请同学打开Scratch,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冰雪世界(图5)。

(4)展示作品

以下是挑选了部分学生的作品(图6)。

 图6

    

五、教学实践与反思

本次教学的主旨是围绕“为创作而教”,创作出自己的心目中冰雪世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有如下特点:

1.游戏激发兴趣。通过游戏中谜题的解答,他们模仿学习了画线、画正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圆形等规则图形;还学习了画“十”字图、“雪花”图以及由正多边形组成的其他图形;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自主建构的,通过完成谜题学生学会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生参与度。

2.重在发现规律。根据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和编程技能,发现问题和规律,重复次数和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画出有规律的组合图案。
    3.激发创造潜力。学生喜欢玩市面上的游戏,不喜欢设计自己的游戏,通过冰雪奇缘项目学习,他们发现设计游戏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自己也可以设计游戏,甚至比市面游戏更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4.立足学生需求。根据学生的需要,讲授相关知识。学生有了强列的学习动机,知识的学习非常主动。如,用“落笔”、“停笔”模块让角色画出线条;用“将笔的颜色设定为”、“将笔的大小设定为”设置线条的颜色和粗细。

5.评价导引创新。修改完成作品中,根据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发现更多规律和编程技巧,同时体验更多数字艺术的奇特和程序设计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更多兴趣。
    6.游戏化学习活动学生非常喜欢,他们说道:

学生甲:这次活动课,非常有趣,我们可以自由的创作我们喜欢的作品。而且我从这次课中发现了变量和重复模块的重要性。虽然这次游戏的脚本很简单,但是要做出美丽的图案还是有那么一点挑战性。

学生乙:这次的信息课别具一格,老师让我们玩游戏。学完冰雪奇缘的游戏的教程后,发现:一个图形重复多次、旋转,便可以做出另一个新的图形。发现做游戏真的很需要数学啊,不然的话真的会弄得头晕眼花。

学生丙:这次课上的是冰雪奇缘,让我明白了许多编程画图的方法,知道怎么样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如:怎么样做雪花分支,从中我学到了如何熟练的运用重复执行和通过落笔,前进像素,旋转等。在scratch中我用程序画出了一朵美丽的雪花,我会在以后的课程中,想创造出更多的作品来。

游戏化学习主要包括数字化游戏和游戏活动两类。教师利用游戏向学习者传递特定的知识和信息,将游戏作为与学习者沟通的平台,从而脱离传统的单向说教模式。在“冰雪奇缘”教学活动中,正好利用编程一小时的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围绕“为创作而教”的理念,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正是当今世界流行的创客运动的一部分。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