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06-26
  2. 作业要求:

    题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作业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与演示文稿一起上传平台

    (2)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李淳芝     所属单位:省直     提交时间:2016-06-02    浏览数:0     

 

《一条大鱼》教学设计

                                     ————武昌水果湖一小  李淳芝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教学准备

    教室制作教学课件;课前让学生了解有关禁渔期的知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课题

   1、师:美国有位著名的建筑师——詹姆斯·兰费蒂斯。他被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板书课题)《一条大鱼》。指名读——齐读    

 2、师: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3、师:你们可真会动脑筋,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吧!  

 二、自主探究    

  1、师:请同学们把书轻轻打开第1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相信这些生字也都会认了!谁能读?   

      聊天  鱼饵  挣扎  筋疲力尽  鲈鱼  叫嚷  遵守     

      小岛  急切  划破  乞求  余地  慢吞吞  嘴唇     

      涟漪  周旋 月光如水  小心翼翼  一收一放  翕动  

      不容争辩 依依不舍     

      指名读——正音——齐读     

3、师:同学们的字词读好了,相信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通顺流利。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给一个提示:

    一天夜晚,汤姆和爸爸去(    ),汤姆(    ),可是爸爸坚持(    )。 

  4、教师总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天夜晚汤姆和爸爸去钓鱼,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可是爸爸坚持让汤姆放掉那条大鲈鱼。

  5、根据课文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想想哪两个部分?

三、交流反馈     

1、师:那同座位的同学交流一下,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钓鱼,那几个自然段讲的是放鱼? (板书:钓鱼3——5   放鱼6——12   

  

 2、师:来让我们跟着汤姆父子俩,在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去钓鱼吧!请一个同学读12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3、师:很明显,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记叙文的三要素就是时间、地点、人物。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的钓鱼部分3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从哪些词句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条大鱼?拿出笔画一画,并做上批注。    

  “啊,真大!还是条鲈鱼呢!汤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他和爸爸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一张一合地翕动着。”  抓住:“大、得意、漂亮”体会鲈鱼的大、珍贵、不容易钓到。     谈体会——读——评——再读。板书:钓到鱼之后得意    

 4、师:请同学们注意看,这一句话后面的标点符号是感叹号,我们可以把它换成句号吗?     再次齐读这部分。    

 5、师:能钓到这么大而且又珍贵的鲈鱼,可真是不容易呀!汤姆是怎样钓到这条大鱼的呢?请大家自由的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描写汤姆钓鱼动作的词语圈出来。   

 6、师:从这些动词当中那个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经验、急切)。

        谈体会——读——评——再读     板书:钓到鱼之前急切    

 7、师、我们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样钓鱼的?其他同学思考:你都知道了什么?拿笔画出来,做上批注。 

   8、“过了好长时间,汤姆突然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猛地抖动了一下。”     “汤姆一阵惊喜: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板书:钓到鱼当时惊喜      “他赶紧抓起鱼竿,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一放一收,和鱼钩上的鱼周旋着。”      “那条鱼想挣脱鱼钩,不停地蹦跳着,甩动着尾巴,水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响声,溅起点点水花。”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汤姆有经验、钓到大鱼很不容易(教师补充资料:汤姆当时只有11岁)   

    指名读——评——范读——各种形式地读   

 9、师:同学们指板书总结,齐读1-5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  

 五、开放延伸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个;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个。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4、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难问题。     

板书设计:               

钓鱼前——急切

钓鱼时——惊喜

钓鱼后——得意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二、学习课文6---12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要这么做?汤姆听了又有何反应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6---12自然段,划出描写汤姆心理活动的句子。 

   2、当沉醉在喜悦当中的汤姆听到爸爸的决定时是什么反应?汤姆的反应为何如此强烈?     (抓住“不情愿”、“嚷”理解汤姆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3、面对汤姆的不情愿,爸爸说了什么?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难道钓鱼还要限制时间吗?     (许多国家规定在鱼产卵期间禁止捕捞,这是为了保护鱼的生息繁衍。汤姆和爸爸去钓鱼的这天,正好离允许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4、爸爸要求放鱼的理由是否得到了汤姆的认同呢?汤姆又是如何做的?      “乞求”是什么意思?又是一种怎样的语气呢?谁来读一读,读出苦苦哀求的语气。指名读,指导读。 

5、要放掉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汤姆是多么舍不得呀!如果你是汤姆,你会怎样乞求爸爸呢?看谁能把爸爸说动,同意汤姆留下鲈鱼。(分角色表演:指名俩学生,分别扮演汤姆和爸爸,看看谁能说服谁。)   

 6、“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是啊,不管有人看见还是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自觉自愿的遵守社会规定。爸爸的态度非常坚决,可以从文中哪个词感受到?(理解:不容争辩)     让我们用不容争辩的语气一起来读读爸爸坚定的话语吧: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7、汤姆虽然很不情愿,但是爸爸坚定的话语不容争辩,于是汤姆只好(引读:慢吞吞地从鲈鱼嘴唇上取下鱼钩,)依依不舍地(把鲈鱼放回湖中。)       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汤姆又是怎样的心情呢?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慢吞吞、依依不舍)谁能读出汤姆不舍的心情?   

  8、重获新生的大鲈鱼一转眼就消失在湖水中了。此时此刻,汤姆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失望)女生齐读。   

 9、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13自然段。     

1、是啊,从那以后,汤姆真的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他永远也忘不了(生接: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永远也忘不了(爸爸那坚定的话语。)   

 2、那个夜晚指什么?爸爸坚定的话语又指什么?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汤姆后悔了吗?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哪句话会永远的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 

   3、你又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   

  4、生活中有哪些规定需要我们自觉遵守呢?请你用上“不管„„都„„”这组词语说一说。      如:过马路的时候,不管有没有警察看见,都不能闯红灯。      在校园里,不管有没有老师看见,都不能乱扔垃圾。      „„    

 5、总结:生活中,有许多规定,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自觉自愿的去遵守。(板书:自觉遵守社会规定) 

 四、作业指导。 

     同学们,学完这一课,你对爸爸的决定有什么想法吗?请同学们翻开《语文课堂作业》31页,完成练习第6题。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板书设计:                     

                        11、一条大鱼           

           汤姆    不情愿-----乞求-------依依不舍-------- 失望 

  《一条大鱼》说课

                                     ————武昌水果湖一小  李淳芝

 

     一、 说教材 

      《一条大鱼》这篇课文是鄂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记叙文。读懂课文,分析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出人物的品质,结合生活实际来谈感受是学习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课文描述了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汤姆和他爸爸在月下垂钓,一条大鲈鱼的捕获让小汤姆心里充满了惊喜和得意,而爸爸坚持让他放掉这样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因为当时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课文表现了爸爸和汤姆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的良好品德。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汤姆从钓鱼到放鱼的心路历程,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学习课文中描写汤姆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体会父亲让汤姆放掉大鲈鱼背后的深层意思并受到有益的启示是教学难点。 

    二、 说教法    

   《一条大鱼》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成“钓鱼”和“放鱼”两大部分,层次分明,“钓鱼”部分描写生动、极富情趣;“放鱼”部分通过父子矛盾冲突,揭示课文所蕴含的哲理。本文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传神。    在设计教学时,我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去品味文、感受情、感悟理,为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使学生走进汤姆父子的心灵,在品味语言中感受情趣,在矛盾激荡中感悟理趣。  

   三、 说学法   

 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让学生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从整体感知开始,识记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是围绕“一条大鱼”的“钓”和“放”来展开故事的,并从钓鱼的过程中,品味钓鱼的情趣。   

 第二课时,我带领学生走进汤姆父子的心灵,在情理的矛盾交织中思辨,探讨“放鱼”的原因,感受父子俩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可贵品质。

四、说教学过程(略) 


附件

  • QQ图片20160602160147.jpg     下载
  • 《一条大鱼》PPT课件.ppt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