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06-26
  2. 作业要求:

    题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作业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与演示文稿一起上传平台

    (2)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曾腊红     所属单位:省直     提交时间:2016-06-02    浏览数:0     

 

15 刷子李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

3、领悟并学习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段落。

教学难点:领悟一波三折的写法;复述故事。

教程:

                    (一)

一、了解课题,导入

1、读课题,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出示天津这种称呼的来历】让学生了解行当加上姓,是对本领齐天的活神仙的特殊称呼。

3、刷子李有什么超人的本事呢?让我们走近他。

二、初读,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大意

   1、自由读。

   2、点读,正音。

   3、学习生字新词。

   4、生互读课文,正音。

   5、讲述大意,了解分层。(串珠子的方法,或人物联系法。)

   6、质疑。

三、学习(12)自然段,了解传说中的刷子李

   1、点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听听,别人口中的刷子李,有什么本事?

   2、理解“如同升天一般美”。

         美如升天,美如天堂,宛若仙境。{美如升天  身无白点}

3、质疑:听了这传说,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

         联系粉刷匠的工作谈谈,你们相信吗?“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天津人相信吗?

                           (二)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传说中的刷子李有这样的本事,不仅刷出来的墙,让人感觉美如升天,而且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2、【出示粉刷匠工作的图片】让我们了解一下粉刷匠的工作。你相信传闻吗?

  3、有一天,刷子李收了个徒弟,名叫曹小三,他也是半信半疑。板书{半信半疑}让我们随曹小三一探究竟。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五自然段,感受“美如升天”的效果。

  (二)默读第二部分,思考:

      我们先来检验一下刷子李粉刷的效果如何? 默读课文的(3——11)自然段,找到描写粉刷效果的句子画下来。

(三)汇报,理解,朗读。

     1、出示两句。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很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2、抓住关键词谈体会,感受“美如升天”。

      匀匀实实:均匀厚实。与下句的“平平整整”意思一样。

      天衣无缝:传说仙女的天衣不用针线缝制,没有缝儿。这里指粉刷的墙壁衔接得特别好,没有一点缝隙。(两刷子之间没有一点缝隙)

      雪白的屏障:我们一般称远处的群山,仿佛是天然的屏障。这里把什么比作雪白的屏障?说明墙壁非常的漂亮,洁白。如上句所说“白得透亮”“白得清爽”,赏心悦目,美如升天。随着板刷的划过,一面雪白的屏障被打开了,神奇吗?

3、读,想象画面。(点读、分男女生齐读)

(一)找原因,明白怎么刷的。

1、怎么刷才刷出这么好的效果呢?有一句告诉我们了。【出示动作描写一句】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1、自由读。

2、汇报。

 “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1)    理解“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悠然”:悠闲的样子。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是悠然摆来悠然摆去?(杨柳、秋千等)什么感觉?做动作读这八个字。(自由读、点读)

(2)    读懂“悠然”的背后。“悠然”的背后,你读出了一个什么词?(胸有成竹、熟能生巧、技艺高超、享受等)(引导:屋顶尤其难刷,而他刷得这么悠闲。)

3)写法。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这便是动作描写的好处。{板书:动作描写}

“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有节奏。

“啪地清脆一响”:力度正好。

3、美读。

     大家想象画面读读这句话,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刷子李不是在干又脏又累的活儿,而是在干什么干什么?(舞蹈、写大字、绘画、指挥等)

     此时的刷子李不再是普通的粉刷匠,而是一位艺术大师。

【伴乐朗读】(点读、齐读)

(二)师生合作读第五自然段。学生读强调的句子。

三、学习第二部分中的(6——11)自然段。

   (一)过渡: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出示】

   (二)找找。传说中的刷子李能做到身无白点,是这样的吗?

   (三)汇报。

        曹小三是一遍一遍地找,我们也来一段一段地找。先看看第六自然段。

      【出示】“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1、生读。

2、是不是曹小三搜索得不太认真?你再仔细搜索一遍,你来读。

3、哪个词看出曹小三感到意外?(居然)为什么?(几面墙刷下来,身上却没一个白点,令人佩服。)

     【出示】“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

1、曹小三再次感到意外,哪个词?(竟然)为什么?(传说中师傅能做到身无白点,而且师傅曾经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可是现在身上却有白点。失望!)

2、怎么回事?

     【出示】第九自然段。

1、点讲。

2、齐读,一起揭开谜底。

 (四)从曹小三内心感受师傅技艺高超。

     1、随着白点的或有或无,师傅在曹小三心中的形象也发生着变化,找找画下来。

     2、汇报,板书{威严    轰然倒去    发怔}

     3、理解“发怔”即发呆。表面发呆,内心可不平静,曹小三心里在想什么呢?(奇妙高)

     4、了解背后的原因。

大家和曹小三一样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师傅为什么能做到身无白点?答案在这身黑衣服上。【出示黑衣】(引导:师傅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黑衣白点,太扎眼。为什么不换上白色衣服?)(正是因为严格要求自己,才练就了一手高超的刷墙本领,在刷墙时能做到身无白点。同样,正是因为能做到身无白点,才让师傅自信地穿上了这一身黑衣服。)

 (五)写法。

      1、文中反复描写这一白点,就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

      2、随着白点的变化,曹小三内心也在变化着,表现在故事情节上, 便是“一波三折”。板书{一波三折示意图}

四、回归整体,明确人物形象。

【出示】第一自然段。我们随曹小三走了一趟,再看传说,你有什么感想?(名副其实、实至名归,当之无愧、出神入化等)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刷子李,是什么?(高、奇、妙)板书{奇}

五、全文写法:题目是“刷子李”,可是,文中又大量描写曹小三,为什么?板书{侧面烘托},那直接描写刷子李的地方,是正面描写{正面描写}。集中表现在第几自然段?(第五自然段)

六、复述。

1、这个故事好看吗?

2、我们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讲给亲朋好友听。看看什么是复述?曹小三每次的心理变化都是因为什么?大家根据板书来练习讲讲。

3、练习,讲评。

七、推荐读物。【出示】

像这样的奇人,还有泥人张等。他们都收集在《俗世奇人》中,冯骥才所写,冯骥才用自己的笔将天津文化传承了下来。老师这本书就存在班上,供大家传阅。

板书设计    

                 15 刷子李     美如升天  (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

                               身无白点  (细节描写)                    

  曹小三      威严           发怔   侧面烘托

                       半信半疑    轰然倒去︶

                                                               2015.11.3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