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06-26
  2. 作业要求:

    题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作业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与演示文稿一起上传平台

    (2)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魏奎     所属单位:省直     提交时间:2016-06-01    浏览数:0     

 

作业:教学设计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上课日期:

课题名称: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授课人:魏奎

【内容分析】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起始课,而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更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其中,“商品”更是第一个知识点,是引出本框后续知识点的基础。同时,商品作为高中学生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最经常接触到的内容,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为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次,商品还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非常活跃而且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经济生活》后续学习的基础,其基础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

教学对象

     高一**班全体学生

课标要求

    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和基本职能。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知识商品的含义,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其本质,知道保护纸币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 能力目标:

能够区分商品劳动产品,初步学会分析课本内容,逐步培养起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爱护人民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观念。

【教学重点】

商品的含义,商品交换的演变历史,货币发展的几个阶段,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

商品基本属性,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学提纲】

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商品:

    1.商品的特点:

①劳动产品;②用于交换。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  价值

3.商品的交换三种形式

二、货币的本质

三、货币的具体形式

        非金属实体货币  金属货币 纸币  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

四.货币的基本职能

五.纸币

【教法学法指导】

(一) 教法

    谈话法(问答法)、讲授法。

(二) 学法

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

【课时安排】

40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准备好相关课件和资料

【教学设计思路】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谈话法(问答法),通过与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问答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归纳出知识点,然后老师再运用讲授法进行一定讲解,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自己归纳,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发挥了老师应有的启发、引导、辅助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开始学习高中政治课。高中政治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这四个框架、模块,经济是基础,基础打得牢,高楼大厦才可以建得高,我们学习,也是要夯实基础,初步拓展,登堂入室,一步一个脚印,而我们学习这些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将来能够有美好的人生。所以,老师要带领大家从经济生活这本课本出发,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理解经济生活的意义,提高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能力。

教师:同学们,我们课本第一课叫什么呀?

学生:神奇的货币。

教师:好,我们一起来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认识货币的本质。首先,大家知道什么是商品吗?

教师:PPT展示,衣食住行相关商品,我们的衣服,吃的粮食,住的房子,出行用的车子,都满足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都是我们用钱买来的,而这些,都是商品。可见,商品有哪些特征呢?

学生回答。(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板书,商品的特点。那么,母亲亲手为你织的围巾是不是商品?

学生回答,不是。

教师:商品不同于劳动产品,是因为?

学生:商品是要用钱交换的。

教师:没错,我们送给朋友的礼物也不是商品,因为脱离了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而是不是从超市买来的东西都是商品呢?比如,“毒大米”,假冒伪劣产品?这些是不是商品?

学生:不是,因为它们不具备合格产品的使用价值,因而不具有相应的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老师:非常好,大家预习得很好,商品呢,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板书小结商品的定义和两个基本属性,简要阐述价值的内涵。

老师:商品的交换历史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呢?同学们,在原始社会,商品是怎样交换的呢?请大家看看课本第4页下方19世纪初的例子。

请童鞋们回答,书中例子山村里的人们他们相互交换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对,他们各自拥有了对方想要的东西,直接交换,这是商品交换的最初形式,叫做,物物交换。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交换的两个条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诞生了一些常见的商品交换的中介,课本中列出了几个例子,有哪个同学可以站出来告诉大家?

学生回答。

教师:好,这些用来表示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商品”呢,叫做?

学生:一般等价物。

教师:历史上,从非金属实体,到金属,再发展出现纸质货币,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科学技术到了现当代已经十分发达,电子货币作为货币的一种新形势大大方便了人们通过银行的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转账。大家回答,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商品的交换形式演变和货币发展的几种形式。

老师:同学们,我们从商品和货币的缘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商品和货币有什么关系?

学生:商品比货币更早出现,货币从商品中脱颖而出,货币也是商品。

教师:大家知道货币有哪些职能吗?

学生回答,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教师:对,这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板书,阐释概念。除了这两个基本职能,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同学们请仔细阅读第7页的相关链接,课后完成老师留在PPT上的选择题。下节课老师要让同学们玩个击鼓传花的小游戏,掌握关于纸币的知识学习,大家要阅读预习课本,搜集识别假钞的资料常识,检查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效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与评价】

1.让学生课后完成PPT设计的练习和相关练习册习题并自己核对,第二天通过课代表了解学生是否存在较为普遍的错误,如果存在普遍错误,则教师抽时间为全班同学讲解;

2.通过课代表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收集学生的学习问题并以纸条形式逐一解答;

3.在下节课上以游戏形式随机检查学生对知识预习、温习的效果,为新课内容做铺垫。

作业设计

1..从“商品—商品”发展到“商品—货币—商品”,后一个公式说明(  )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进行

③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④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3.某机械厂购买钢材支付现金120万元,又根据规定交了8.2万元的增值税。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4.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

A.货币是商品,有价值

B.货币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货币的流通有规律可循

D.货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5.因质量存在瑕疵,我国的一些极具价格优势的小家电产品,不敢迈出国门到欧洲市场去闯荡。这反映了(  )

A.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其价值的实现

B.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

C.有价值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D.使用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能否实现的唯一因素

6..近年来,网上购物开始走进普通家庭,年轻人更是热衷于在网络上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国内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购物网站,例如当当网、淘宝网、卓越网、拍拍网等。对网上购物认识正确的是(  )

A.网络购物的出现标志着电子货币已经代替纸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B.可以节省流通中需要的纸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节省买卖双方的时间

C.有利于消费者,不利于银行业务运作和企业经营,会使银行和企业遭受损失

D.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非选择题

1.2014年3月以来,各地大小车展如火如荼,对于计划在年后置办新车的人们来说,提供了很多选择的机会。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车展上,某款新车厂商指导价12.98万元,李先生用12.5万元购买了该款车。这里的“12.98万元”和“12.5万元”执行的货币职能一样吗?请简单说明。

(2)货币在执行这些职能时所具有的特点是什么?

 2..《企业管理报》载文指出,在注重产品质量方面,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可以作为一个范例。在松下电器公司,有一个产品陈列室,里面陈列的不是锦旗、奖状和本企业引以为自豪的各种新型产品,而是各种劣质品和次品。用公司人士的话说:“我们要让员工记住,这是本公司的耻辱,以便时时提醒他们,不要让这种耻辱再在自己的手里发生。”

运用所学商品的有关知识回答:日本商人重视产品质量这一特点,对我国的商品生产者有何启示?

[答案] 

1.C    2.A    3.B     4.A     5.A    6.B

非选择题

1.(1)不一样。12.98万元是汽车的价格,这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12.5万元是李先生要购买该款车的付款,这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我国的商品生产者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学习日本商人重视商品质量的理念,抓好产品质量管理,以质求胜,夺取市场。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从而获利,就必须将其使用价值更好地让渡出去。因此,商品生产者要注意不能向消费者提供假、次、劣、伪产品,否则,就会遭受失去市场的重创。


附件

  •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件.ppt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