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06-26
  2. 作业要求:

    题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作业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与演示文稿一起上传平台

    (2)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刘琳     所属单位:省直     提交时间:2016-06-17    浏览数:0     

   

 课件说明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特别说明:本课件要求播放环境要不低于POWERPOINT 2003)

本课件共分七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着重解决授课中对应的一个问题,具体介绍如下:

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听歌、趣味猜谜,激发学生兴趣,引出降水的三个现象(幻灯片1~4)。

幻灯片1:视频《雨的节奏》

幻灯片2:降雨

幻灯片3:降雪

幻灯片4:下冰雹

环节二、引出课题及教学目标(幻灯片5~6)。

环节三、(新课讲授)降水的概念、等级、测量与记录(幻灯片7~11)。

幻灯片7:降水的概念理解

幻灯片89:降雨的等级划分与实际生活体验

幻灯片1011:如何测量降水量?仪器、方法、单位及观测记录

环节四、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学生讨论(幻灯片12~17)。

幻灯片1213:通过暴雨预警信号引出问题讨论

幻灯片1415:降水多、少带来的洪涝、干旱灾害

幻灯片16:图表反映降水的时间变化

幻灯片17:人工手段来增雨、消雹,减少灾害损失。

环节五、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举例讲解(幻灯片18~20)。

环节六、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幻灯片21~24

幻灯片21:“明察秋毫”

幻灯片22:“方法总结”

幻灯片2324:“举一反三”试题检测

环节七、本节知识小节与课堂训练巩固(幻灯片2526

 

 【教学设计】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降水及其主要形式,运用生活实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以及严谨、科学的求知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图、文、声、视相结合)、自主学习方法、探究合作法的综合运用。

四、学情分析: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多由现象、感性开始,逐步总结、归纳到理性规律,加之正处青春期,探索世界的热情高涨,求知欲旺盛,等等,所以在课件的制作处理上,先以降水的自然现象入手,加上趣味猜谜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可顺利引入新课的教学。同时,应用多种感知,不仅让学生看到、听到、说出,还要做到,动手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等等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感受降水

播放歌曲《雨的节奏》

欣赏歌曲视频

让学生在课前感受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 歌曲《雨的节奏》因为经典成为了绿箭口香糖的广告曲,希望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歌声中开始新课的学习,尽情地展示自己。

学生猜谜语(雨、雪、冰雹)。在我们生活中天气我们最关注的除了气温之外,还有降水,引入降水的学习。

集中学生注意力,并把重点引到新课的学习上来。

请同学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投影(学习目标)

阅读本节学习目标

 使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目标进入学习

理解降水

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

1、概念及主要形式:

学生答后,教师紧接着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其它的降水形式?

教师补充:以上这些是自然降水,在实际生活中根据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进行人工降水。

2、降水的等级划分。

(承转)这些雨的大小是怎么知道的呢?

降雨的测量

3降水量的测量

拓展:降水量的测量,通常气象部门在每天的8时和20时各测一次降水里,把两次测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这一天的降水量,那么请问:我想计算一个月的降水量该怎么做?

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教材,独立解决问题。

分组展示自主学习的内容

学生辨认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根据亲身经验谈感受不同等级的降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学教材,练习自主学习的技能

生活中,人们并不是严格按照气象部门的标准对降雨进行等级划分,而是根据感受和经验来判断。

师生互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4、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承转)通过测量我们能得到一年内的降水资料。

展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的降水资料。回答问题

1)该地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2)最小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3)该地哪个季节降水较多?

4)哪个季节降水较少?

(承接)同学想象有没有更形象的资料来展示一地年降水的变化情况呢?

降水量柱状图。

5、探究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动态图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友情提示:画轴、绘柱写名三步骤。

6、探究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展示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分辨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对号入座:

城市和降水类型的对比

运用生活实例说出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生仔细观察资料回答问题。自由发言

单位:毫米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学生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评价展示。

小组合作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全年湿润型。

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降水。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

带着问题读资料目的性更强。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动手绘制加深对降水量柱状图的理解

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本节课主要知识框架学生汇总所学知识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比较成功,达到了教学三维目标:通过影视、猜谜活动,声情并茂地引入课题,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点的呈现,借助信息技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展现,符合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规律!特别是动画展示绘图过程,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与方法,这是技术带来的课堂教学的多彩与深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演示文稿时,一定要时刻观察学生们的接受与反应情况,快慢结合地播放,或者个别多余的资料,在不影响知识点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应用,以把握好课堂时间,一定要注意学情,切不可生搬硬套、按部就班地播完,可能还适得其反,让学生厌烦,这点要高度重视!

                   在合作中提升学习兴趣  在探索中追求知识的真谛

 

【导学案】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导学案

学习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降水及其主要形式,运用生活实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学法指导

1.什么是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1)从大气中降落的                   等,统称为降水。

其他形式:

2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根据               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                                等不同等级。

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以________为单位记录的。

4P54 图3.22,回答:

提示: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从降水的柱状图上作直观判断。主要抓住两点:

其一是全年各季节的降水是否均匀?其二是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是有差别的,      地的降水多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地的降水较少,主要分布在      季。

2)通常把降水的季节变化用                             图来表示。

思考:除教材提到的,降水还有没有其他形式?

用天气预报符号怎样表示?

认真阅读课本55页阅读材料

自主学习总结

1.总结:

2.问题:

在合作中提升学习兴趣  在探索中追求知识的真谛

       

方法点拨

1.降水状况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尽可能更多例子)

2.分析书本P55 3.22

(1)A     月份降水量最多,约为    毫米,   月份降水最少,约为    毫米。

(2)B7月份降水约为        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月。

(3)通过观察AB两图,你知道两地降水各月分布的不同吗?

3.  读下列北半球五个地区的降水柱状图,请将下列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分别填人相应的图中。(填序号)

A.冬季多雨  B.全年少雨   C.全年多雨  D.夏季多雨   E.常年湿润

4.完成书本P56 活动题12

结合地图册25页图片小组讨论,想一想降水还对人类活动哪些方面有影响?

认真阅读画图步骤,用铅笔、尺规规范作图

探究性学习总结

总结:

问题:

你说我讲  快乐课堂  你争我抢  放飞梦想

      

自 我

反 思

一、选择题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降雪   B.降雨   C.冰雹   D.水蒸气

2.降水量的单位是(      A.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3.某地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  )表示

 A.降水量柱状图  B.降水量曲线图   C.降水量折线图   D.降水量饼状图

4.气象部门把降水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主要依据是(     )                                    

A.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        B.云层的厚度

C.降水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D.雨滴的密集程度

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判读该

图时,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日降水量 B.月降水量  C.年降水量      D.降水的季节变化

二、综合题 

6.根据下面北半球几个地方的全年各月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________图。该图反映的是什么地区的降水情况?

2)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

3B图反映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季多雨;C图反映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季多雨。 

4)字母B中年降水量最多月份______月,降水量约是______毫米,最少月为      毫米。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具有________的特点。   

5)字母C中各月降水量平均在_____毫米左右,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____ 

                  

特别说明一下:为了能上传文件(只能10M),所以只能把PPT文件与链接视频文件分开了,若不能正常播放,请专家帮忙再链接一下啊!

         

不知道这个作业够不够?可按照要求都做了啊?-----所以再上交一篇作业吧!

 


附件

  • 教学设计和照片(刘琳)2016-6.zip     下载
  • 课件《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刘琳2016-6.zip     下载
  • 地理《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刘琳2016-6.zip     下载
  •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说明(刘琳).zip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