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06-26
  2. 作业要求:

    题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作业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与演示文稿一起上传平台

    (2)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李莎     所属单位:省直     提交时间:2016-06-21    浏览数:0     

 

1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

探索分析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运用史料

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

逻辑思维

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感、

 

思想意识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

爱国情感

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教学过程

1、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的起止时间和标志性的事件

2、鸦片战争的背景

展示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

鸦片战争的背景为: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英国的鸦片走私,导致中国的禁烟运动

3、鸦片战争的过程:第一阶段(18406月——18415月)

                   第二阶段(18416月——18428月)

4、鸦片战争的结果:清朝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战败原因有

   客观上: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主观上: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5、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