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06-26
  2. 作业要求:

    题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作业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与演示文稿一起上传平台

    (2)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李苗     所属单位:省直     提交时间:2016-06-24    浏览数:0     

多彩的蒙古族音乐

 

课 题

多彩的蒙古族音乐

单元

名称

音乐与民族

学 段

高一

姓 名

李苗

学校

名称

水果湖高级中学

教学

内容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中蒙古族音乐的民歌、传统器乐、蒙族舞蹈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教材

分析

本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第三单元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通过欣赏各个民族的民歌、民乐和舞蹈,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征生活和劳动习俗。

《辽阔的草原》流行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一首传统“长调”民歌。全曲表现一个年轻牧民虽然有了人爱,但爱人的心思像随时都可能遇到泥滩的草原一样,令人难以捉摸。歌曲节奏自由,旋律悠扬宽广、深沉隽永,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黑段子坎肩》、《嘎达梅林》都是蒙古族的“短调”民歌。特点结构是规整紧凑、节奏整齐、句幅较窄、字多腔少、具有叙事性。

  教学

目标

 

 

 

、能认真听赏《辽阔的草原》、《黑缎子坎肩》、学唱《嘎达梅林》蒙古族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并能大胆展现蒙古族代表性舞步。

、通过听赏、对比,感受长调短调的音乐特征,并能综合其他知识(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长调短调音乐的民族文化等)对其作出分析,了解蒙古族常见的乐器。    

、领略了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后,对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产生兴趣,增强民族意识和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点

    以蒙古族《辽阔的草原》、《黑缎子坎肩》为欣赏重点,在聆听欣赏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的民歌风格。  

  教学

难点

     能主动分析、辨别蒙古族长调、短调的音乐特征。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关注少数民族音乐

  教学

用具

   多媒体教具

  学情

分析

     总体来说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的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在通过欣赏音乐后,能够准确判断分析总结音乐要素、判断调式。少数民族音乐是我们汉族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又相对认识较少的知识内容之一,考虑到学生的少数民族音乐只是较为薄弱,也为了拉近学生与蒙古族音乐的距离,在教学环节上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在教学手段上多运用聆听,分析总结、体验、模仿等实践活动。让初次接触蒙古族音乐的孩子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新课

导入

1、播放音乐《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维吾尔族民歌、《飞歌》苗族民歌、《吉祥三宝》蒙古族民歌,并提问分别属于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谈话形式,引出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蒙古族音乐。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与

探究

一、蒙古族歌曲

    1、简略介绍蒙古族的地理位置 , 风俗人情,服饰首饰特点。

    2、对比欣赏蒙古族歌曲

       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

       短调歌曲《黑段子坎肩》

3、介绍歌曲及其类别特点:长调、短调

4、判断《嘎达梅林》属于长调还是短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5、教唱旋律。

 

 

二、蒙古族常见乐器

1、介绍蒙古族常用乐器,图片展示。(马头琴、四胡)

 2、简单介绍乐器的构造和奏法。  

 3、欣赏《森吉德玛》,感受马头琴的音色。

三、蒙古族舞蹈

  1、欣赏舞蹈视频。  

  2、介绍舞蹈知识。

  3、蒙族舞蹈简单动作学习。

1、学生参与谈话讨论,共同总结。

2、仔细聆听,分析比较。

3、了解长调、短调歌曲的特点。

4、判断《嘎达梅林》属于哪种体裁。

5、学唱旋律。

 

 

1、了解蒙古族常用乐器。

2、了解乐器构造和演奏方法。

3、感受蒙古族器乐特色。

 

1、欣赏蒙古舞蹈。

2、学习舞蹈知识。

3、学习体验舞蹈动作、互动。

 

激起学生兴趣, 让 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理性的对比思考

 

 

 

 

 

 

 

通过欣赏和体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风格的感受。

 


课堂

小结

总结:通过学生的讨论,老师来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蒙古族的民歌、器乐和舞蹈的学习认识,能对其他民族的音乐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附件

  • 多彩的蒙古族音乐.pptx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