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06-28
  2. 作业要求:

    题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作业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与演示文稿一起上传平台

    (2)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赵洪武     所属单位:省直     提交时间:2016-06-29    浏览数:0     

一、本课地位

本课内容为《哲学常识》(人教版)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第一节“社会意识与价值观”的第一框。如何对丰富多彩而又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学理的认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因而也具有较大的难度。本框题的内容既是学习第六课的基础,又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在第五课中学生已经明白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受到了价值观的制约。因此,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为本单元的重点所在。而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有必要明确内含了价值观的社会意识,以及与社会意识紧密相连的社会存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概念

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体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两种不同社会性质的社会意识所起的不同作用的比较,提高运用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科学社会意识所起的巨大促进作用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党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在现代化建设中巨大指导作用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二)难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四、教学构思

(一)设计思路

本框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怎样引导学生接受并从内心真正认同课本理论,是本框的难点所在。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以婚恋观作为切入口并贯穿始终,试图让学生透过婚恋观去理解并真正认同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从而自觉树立科学社会意识来指导自我行为,为成为社会之栋梁做好准备。

(二)设计理念

1)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教学中引导同学们体验与感悟、合作分享、生成构建知识。

3)教学中努力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调动挖掘、分析素材。

4)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观察、分析、阐释社会现象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演绎归纳法等。

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情感体验法等。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1课时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