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习惯的形成应从娃娃抓起

发布者:梁秀花     发布时间:2016-07-25     浏览数:0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所以,小学思品课要学会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情感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如何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大批德、智、体、音、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乃是思品课教学的中心任务。如何保证思品教学效果,真正使学生获得政治上的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民族的自豪感、无私的正义感、追求真理的理智感和圣洁的美感,这就需要教育者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情感教育是提高思品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以故事触情----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以故事为主,很适宜采用讲故事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也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做好准备,通过诱人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从故事中明白事理,坚定信念,提高认识。如学《惜时如金》一文,使学生明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自小学习好的主要原因,乃是他爱惜时间、刻苦学习,从而激发起他们从小要惜时如金,发奋学习的思想感情。

二、创设以歌唱促情----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进音乐,把思想品德教学与音乐合理的联系起来,能加深课文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珍惜时间》一课,让学生唱《明天歌》,使他们在歌声中领悟到时间是宝贵的,明白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自觉做到今天事今天做完,刻苦用功,惜时如金。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三、创设以“画”诱情----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情景可以唤起相应的情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需要,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幻灯、挂图,加以生动的描述,让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的描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让学生很快就进入角色,明白其中的道理。

四、创设以“行为实践”激情,引导学生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认识的过程中,必须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怎样按道德规范去行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而形成的,因而教师要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力求将课文中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教师还可多开展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感染,形成情感的共鸣;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使其道德情感得到逐渐培养,激起敬慕道德榜样行为的情感。

五、努力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往往是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学习某种品质或了解某种社会现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要灌输给学生从小树立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只有确立了人生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才会前进的动力,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其次,要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教师要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己的学习、将来有追求的目标、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

我们在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是以“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采取具体的科学的分析态度,挖掘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服务,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众所周知,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教师要努力地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及持之以恒地对学生道德情感进行定向培养。此外,教师还要热情鼓励、积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情感体验,从而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