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初中物理--研修作业截止时间:2016-07-31
  2. 作业要求:
     

    作业题目:

    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创新方式、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具体要求: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 ;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初中物理--研修作业

提交者:王有范     所属单位:互助县东和中心学校     提交时间:2016-06-30    浏览数:0     

浅谈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著名初中物理教学专家,跟我学物理网贾兰华老师研究表明:实验证明学生学习不好,并不是因为智力不好,而是学习过程中缺乏积累的结果,因为大多数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在于能否学会,而是在于学习速度的快慢。教学经验表明,初学物理,学生对有趣有用的物理学充满了学习向往,有迫切学习物理的愿望,并以此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但学习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学科自身的难度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缺乏,学生便会明显表现出一种失落感。改进学习方法,创造融洽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趋向。这种趋向是和一定情感相联系的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学生自觉性的起点,是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份,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长久的学习兴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好物理这一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和物理知识的特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求学,从兴趣中提高。

  在物理实际教学中,引起学生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很多,在教学中笔者常用下列方式:

  1、叙说学生感兴趣的物理故事

  比如在讲参照物之前,可以讲述二战时期,法国飞行员抓住了一颗子弹,讲平面镜这一节我先讲“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学光的直线传播讲“凿壁偷光”的故事,使学生听起来浅显易懂,又感兴趣。

  2、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物理环境

  把物理问题置于一种环境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来解决问题,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密度的应用时,我先讲了阿基米德鉴别王冠的的故事,那么在今天,你们能不能运用密度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并要求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随后又发给学生每人一玫澄黄色的戒指,让学生利用课桌上的现有器材鉴别真伪,并写出实验报告。这样做比纯粹的讲解例题要让学生感兴趣得多。

  3、虚构物理故事情境。

  在讲压强习题时,我将一些习题改编成有趣的物理故事,如:一天,胖子王兵远远地看见了一辆坦克开上了刚封冻不久的冰面上,他高兴地跳起来,想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坦克。于是他飞快地向封冻的冰面跑去。这时被一旁堆雪人的初二学生刘洋发现,他急忙将王兵喊住,并告诉他,根据他现在学的压强知识,可以肯定,坦克能安全通过,王兵这样跑上去会很危险的!你们认为怎么样呢?(已知:坦克m1=20吨,履带S1=22;王兵m2=60千克,脚底S2=100厘米2;冰能承受的压强P=5.7×104帕斯卡)经过这样处理,相比干巴巴地做题,更能提高学生兴趣。

  4、运用引起学生兴趣和思维差异的物理实验

  捕捉学生的兴趣情感,再把这种情感推至理性的认识,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讲汽化实验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瓶口紧塞的烧瓶中盛有半瓶刚沸腾过的水,怎样才能使它继续沸腾?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加热。再问:若用冷水浇这个烧瓶,里面的水是否会沸腾?他们不假思索地答:不会。然而演示的结果,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开始感到自身经验的不足,从而激发起求知的愿望。

  5、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是发展能力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教师启发的程序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所选择的问题一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求知欲望的情境与氛围,这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前提。

  在关于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示三个小实验,设置了三个问题:(1)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分别投入水中,问:木块为什么浮于水面而铁块则沉入水底?(学生立即答:因为木块的质量小于铁块的质量)(2)再将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投入水中,又问:为什么铁块还沉入水底?(过一会儿,部分学生答到:因为铁的密度大于木块的密度)(3)教师启发,密度大的一定下沉吗? 将铁皮制成的轮船模型投入水中,学生将会看到轮船模型漂浮在水面上。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顺利地进入物体浮沉条件的教学。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