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在线研讨

请拭去花朵滴下的泪珠

发布者:李会群     发布时间:2017-01-04 浏览数( 0)

       吃过晚饭在小区边上散步,听到前面一对父子在前面边走边谈,由于他俩谈的是教育、学习方面的话题,出于职业习惯我便有些留意,注意地听起来。言谈中,父亲谈到了今年只有十岁便考上大学的张炘炀,便要求儿子要好好学习,向人家学习,尽快学出点名堂来。

      我没有听下去的感觉了。因为我们听多了各路神童纷纷登场;同时也听多了各路神童纷纷“落马”。

      当时,宁某2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几乎一夜之间,这个戴眼镜的神奇少年为整个国家所熟知。一切都源自一封信。1977年,宁某父亲的好友致信当时兼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国务院副总理,举荐这位江西赣州八中高二级的少年天才。其时,中国百废待兴,举贤正是要务。当年11月3日,副总理批示当时为中科院下属单位的中国科技大学:“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中国科技大学派人到赣州考察宁某,准备进行“破格”的教育,接着又为此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

      后来宁某还是出家了,引得人们阵阵嘘声。

      我们再来解剖两个典型。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2岁就掌握了1000多个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在小学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91年10月,8岁的魏永康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也跳过了他的童年。而这一切,都伴随着永康妈妈的理想。而儿子取得的称赞又膨胀了母亲的理想。母爱从此像掘井机一般没日没夜地挖掘着他的潜力。从此,在魏永康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

      13岁时,魏永康又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

      湖南湘潭大学原物理系主任 颜晓红“他可以过目成诵,就是说他一篇短文看了以后就把它复述出来的,记忆力非常强,然后这种思辩力很强,我们给他题目,他可以非常短短的几个步骤就把这个题目做出来了。”

      在湘潭大学的4年时间里,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看到了魏永康的超常智力,同时也感到了他的与众不同。同班同学向志清:“他自己生活可以说是不能够自理,独立的行为,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像人际关系这方面的,他还是不能做到的。”

      魏永康的学习让人们放心,但他的性格却让老师担心。他与人交往的方式仅仅是一句话:你好,一个动作:握手。基本的礼仪和与人交往的规则,他一点都不懂。为了照顾他,永康的妈妈陪读了四年。

      2000年,17岁的魏永康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这一次妈妈不能跟在身边,永康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003年,魏永康从中科院肄业回到了老家。

      还有,1987年4月22日,王思涵出生在一个父母均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家庭里。由于聪明好学,10岁的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东北育才中学少年班。在少年班里,只读过小学三年级的他,用4年的时间完成了初、高中6年的课程。2001年8月,14岁的王思涵以572分超出分数线60分的高考成绩考进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

      然而,曾被誉为“神童”的王思涵,在大学4年的各门功课却陆续亮起了“红灯”。大一结束时,由于3门以上课程不及格(未达到应得学分),他被所在学院要求留级一年,需要他在大二的时候重修大一课程。

      但是,在毕业考试中,除英语外,其他学科因为学得不好他选择了弃考,最终,面对仅有一科英语及格的毕业成绩,王思涵被学校“责令退学”。

      在一次电视访谈中,听到他和记者的一段对话耐人寻味。给人的印象是在整个中学阶段,他除了看书就是睡觉。小学只读了三年,然后直接升入中学,中学用4年时间完成了初、高中6年的课程。

       记者:这样的学习经历可以说明你很聪明吗?

      思涵:聪明肯定是有的,但还有的就是比别人多几倍的学习量。

      记者:有时间参加一些活动吗?

      思涵:我除了学习,也就剩下了四五个小时吧,只能抓紧睡觉,连吃饭时也是看书的……

      记者:不觉得乏味?

      思涵:没时间想太多,作业都做不完呢!

      记者:没想过放弃不学吗?

      思涵:不学我去干吗?

      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认识是,智商高于一般儿童的就是天才。其实智商高的不都是天才。

      智商的测算幅度一般是从46到160,多数人的智商水平为100。国际通行的办法是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水平定在平均130左右。按这一分级标准,世界上大约一半人的智商在90-110之间,25%的人的智商低于这个水平,约5%的人达到125,达到130的人约为1%,而10万人中只有1个人的智商水平可以达到160。

      教育心理学家却认为,这是一个误解,智商高只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自然天赋,天才则是指那些智商高、又在某一领域获得社会成功的人。科学测试也说明,一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其智力和心理测试结果往往互不协调。教育心理学家建议,最好不要用“智力早熟”、“智力超常”来形容智商高的儿童。“智力早熟”让人感觉是智力提前到来,“智力超常”容易将他们与正常人组成的社会分开,为他们融入正常社会制造障碍。因此,有的教育心理学家主张采用“高潜力”来替代“超常”和“早熟”。

      通常情况下,超常儿童和一般儿童相比,有以下不同的特征:

      (1)好奇心强;(2)兴趣广泛;(3)善于提问;(4)做事专注;(5)思维敏捷;(6)阅读能力强;(7)记忆力好;(8)有毅力;(9)勇于尝试;(10)愿意思考事物的关联;(11)不愿意接受太多的帮助;(12)不愿意做“填充时间”的事;(13)喜欢搜集各类信息;(14)喜欢与年长的孩子为伍;(15)发展指标总是提前达到。

      “神童教育”在中国大陆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大学少年班、超常儿童实验学校、特长实验班、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让人目不暇接,而成千上万的中国儿童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加班加点的“制造”下,向提前“成才”的目标负重前行。

      有关专家指出,受一些错误的“神童教育”思想的误导,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智力实施了过分教育,而忽略了能力培养,结果对孩子造成了能力上的欠缺和人格上的扭曲。7岁就能写出长篇小说的“神童”窦蔻就是一个例子,小小年纪,没法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对谁都不信任。在接受央视节目主持人采访时从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反问记者。

      如果说上述“病变”还只发生在确有异常天赋的孩童身上,那么当下中国大陆社会一种“泛神童”思潮的兴起,则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孩子才能骑木马,父母便幻想他将来指挥十万雄师时之马上雄姿;孩子才把一曲抗战小曲哼得上口,父母便幻想他将来喉声一转掌声雷动时的光景;孩子偶然拨动算盘,父母便暗中揣想他将来或能掌握财政大权,同时兼营投机买卖……”(梁实秋语)于是,一些本应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开始背负着父母的沉重期望,学英语、背唐诗、学钢琴、读名著、学跳舞、练网球,没有节假日,没有自由活动时间,一天到晚都安排得满满的。

      能佐证这种思潮的事实是,继《哈佛女孩刘亦婷》畅销后,紧随其后又有《我家笨笨上剑桥》、《轻轻松松上哈佛》、《耶鲁男孩》、《牛津圆梦》等图书陆续问世,市场均是一片叫好,惟独有一个5岁的青岛小女孩站出来大声说“不”。据报载,她的妈妈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热心读者兼身体力行者。按照刘亦婷的培养模式,这位妈妈每天捧着名著追着女儿,读给她听。小女孩终于忍无可忍,捂起耳朵哭喊道:“我讨厌刘亦婷,我再也不想听名著了!”原本开朗的孩子变得孤僻暴躁,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医生。

      这样的断喝对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来说,却是不以为然的。“现在采访我的媒体虽然很多,但都只是批评我以前的教育方法不对,没人能给我一些实际帮助。”曾学梅所理解的帮助是有关魏永康学业的,“因为他肯定还要继续考博,当科学家,至于生活上的小事将来可以请保姆来料理,我一直就是这个想法。”

      曾学梅之所以固执己见,是因为在魏永康21年的人生历程中,至少有20年她是得到各方面肯定的。

      华容县一中一位当年的任课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魏永康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就像扫描仪一般,应付读书考试简直轻而易举。但自始至终,学校也只给了他一个目标—学习课本、参加考试。”

     “在魏永康的成长过程中,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模式在不断强化他母亲的教育,通过另外一种形式来印证他母亲这个模式的成功,所以对他母亲的这种教育模式的反思,更多的还应该延伸到整个教育体制的反思。”一位一直关心魏永康成长的记者说,“他在小学三年级时升中学的决定,不是他家里和他个人做出来的,而是县教委、县一中的老师这些人决定的。他们首先已经形成了一个神童制造的模式,然后把这个孩子推上这个轨道。”

       西方一些国家在“神童”问题研究上比我们走得更远。诺伯特·威纳就是一位“神童破坏者”。在美国, 诺伯特·威纳是一位绝对称得上“神童”的人。他7岁便开始阅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12岁进塔夫茨学院,14岁大学毕业,18岁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在自传《昔日神童》一书的序言中指出,所谓“神童”,就是指那些在求学之年(中学或以下)已达到成人智力标准的儿童,社会把“神童”过分渲染是错误的。诺伯特·威纳以自己的经历向全世界呼吁:神童并不为社会所需。因为他们脱离了现实社会,大都是生活中的低能儿。

      在高潜力儿童的研究与培养中,美国、加拿大、以色列、俄罗斯等国走在了前面,它们都有专门的机构,以及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与规章。就拿以色列来说,以色列儿童7岁以后会经常定期测定智商,学校根据不同的智商和孩子的特点来进行定向的培养。韩国1999年则通过了关于超常教育的法案,有法律保障后,很多学校开始挑选超常儿童,对国家人才战略发展很有好处。法国目前也已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全法现有几百个为高潜力儿童及其家长服务的机构。有专家认为,高潜力儿童教育是国家正规教育的补充,理想状态是让所有超常儿童都能享受这样的教育。

      美国的许多儿童教育专家曾对“神童”作过长期、深入的专题研究。美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赫尔贝还根据她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对全国各地5000余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作的长达5年的统计,确认神童指的是那些约占儿童总数5%的智商偏高的聪明孩子,其中男童约占6成。

      说美国人“善待”神童,指的首先是他们能以平常心态对待神童。当班上出现了几个不费吹灰之力便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神童学生时,教师并不会大张旗鼓地将其大名张贴在“光荣榜”上,或将其作为“样板”要求大家仿效,而通常只是轻描淡写地声称:他们只是脑筋“好使”些,而其他孩子只要稍稍多用些功,也完全有可能取得和他们一样骄人的成绩。

      在美国,不论教师还是家长,都认定给“吃不饱”的神童适度开“小灶”不仅合理,而且也是必需的。但这类加添的“小灶”,并非书本知识或需要背诵的资料,而是动手、动脑、写作、分析等实践或研究能力的超前培养。一名当工程师的家长,就要求自己年仅6岁的神童儿子自行设计工艺难度不小的太阳能热水器,而他提供的帮助只是一些资料外加100美元的“科研经费”。儿子经过了长达2个月的努力,并请教了包括教师在内的行家,最后终于大功告成。而通过这番困难的实践以及所经历的多次挫折,这名神童再也不会在同学面前因自己的聪明过人而洋洋自得了,而且由于多余的精力得到了发挥,他再也不会感到无所事事,甚至在课堂上无事生非了。

      美国儿童心理和行为矫治专家们的一系列新研究已证实,正是神童的超长智力,有可能成为他们社交生活中的意想不到的一大障碍,尽管他们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却未必一定高(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还可能低于一般同龄孩子),心理上也远未发展到成熟阶段。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兴趣以及与众不同的处世方式常常遭到包括教师在内的成人的曲解,他们比一般孩子更有可能变得“咄咄逼人”或“不讲道理”,由此在同龄人中更容易成为不受欢迎的“另类”。鉴于此,美国的家长和教师都时兴对神童们可能出现的“社交障碍”多加关心和引导。

在线研讨

最新在线研讨

置顶在线研讨

精华在线研讨

热门在线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