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学校中的管理作用

同伴协作主题:校长在学校中的管理作用

所在工作坊: 睢县平岗镇宋庄小学   校长培训   0回复 1
同伴协作时间:2016-09-21 至 2016-11-21
发  布 人:路海燕
同伴协作描述: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要真正发挥其引领作用,首先要转变观念,以新的管理模式去引领教职员工扎扎实实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确如此,在学校管理中以创新去实现学校管理是主动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搞好学校管理的必须。

 一、学校管理创新是当前学校发展的方向 在发展过程中因人、因地又有各自不同的模式和途径。而这些不同正是校长风格的不同和校长在管理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的着力点不同。可以说,学校管理创新的过程,就是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的过程。改革学校传统管理中与飞速发展的社会不相适应的东西,并进一步创造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这整个过程都是在校长的引领之下进行的。 在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校长要在充分分析学校特点的情况下制定出既切实可行又有本校特色的策略。切不可不顾自己的实际,盲目与其他学校攀比。学习借鉴是必要的,关键还在于适合本校的实际。既要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也要效率化

 二、办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办学行为和管理行为。 因我校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在过去的一个时期,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造成了学校只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成了陪读,无人为他们的发展着想。结果几年下来,升学率没提高多少,而学生整体素质却明显滑坡,校风也处于低迷状态。学生、家长、社会都抱怨学校,抱怨老师。痛定思痛,我们反思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分析了学校的特点,最终明确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学生的素质决定着明天国家的发展,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和帮助。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开始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了能面对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又明确了让每一个学生成功,让每一位家长放心的成功教育理念和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教育成才的期望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之下,全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还是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一视同仁。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我们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变埋怨责怪学生为相信每一个学生;变教师对学生的外在强压式教育为学生内调试的自我教育;变注重学习成绩为注重提高和发展。学校还把学生成绩的提高率作为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的主要数据,推行了学生成长档案袋和教师成长档案袋管理。通过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激励管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学工作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无论成绩高的还是成绩低的,只要有提高就会受到表扬。这样一来,首先为教师松了,其次鼓励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热情并改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学生素质普遍提高,校风建设进入全镇先进行列。

三、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推动新课改实施 新课改实施已经多年,但在推进中遇到了许多难题。这些难题首先是校长的引领作用发挥得不够。许多校长缺乏创新意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束缚,虽然手捧新课本,但却还是唱着老调子,对课改抱着观望的态度。还有一些校长也想推进新课程,但是对新课程的观念和实施的途径不十分清楚,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如此等等,使新课程的推进出现了说的与做的不统一,甚至出现了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搞应试的不正常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学校校长的引领作用发挥得不够,没有真正地组织实施新课程,既不认真学习,又不培训教师,以致管理人员与教师对新课程了解甚少。学校管理还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点,缺乏与新课程相配套的管理方法。 校长要真正发挥其引领作用,首先要了解掌握新课程的实质,转变观念,以新的管理模式去实施新课程,用新课程提倡的新观念、新方法引领教职员工扎扎实实搞好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学生主动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新课程推行之初,教师包括笔者本人对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的教学模式缺乏理解。教师们捧着新教材,用的却是老方法。其结果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一切照旧。怎样才能打破这种思维定式和行为定式呢?最终我们领悟到:新课程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还没有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于是我们在全校师生员工中认真开展了新课程理念和方法的学习、讨论及培训,并请有关专家来校进行指导。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培训,全校师生员工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五句话:“以生为本,以师为导;以学定教,教学相长;多元互动,相互促进;六自四导为方法,学思谈讲练作渠道;师生互勉,共同发展。把新课程的主要观念方法和我校的特色进行了总结,让每位师生员工记住并应用到教育教学的管理之中。

1.“以生为本,以师为导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教师自觉退居次席,从指导者的角度去帮助学生。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2.“以学定教,教学相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去制定怎么教?教什么?要彻底从过去的以教定学中解脱出来。改变过去我教什么你学什么,我怎么教你怎么学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多元互动增长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3.“多元互动,相互促进是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实现三维目标。实现三维目标是指教学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通过多元广泛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六自四导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我校的实际创新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表述、自己去解决、自己去验证。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指导的作用。要导思、导学、导做、导向。这六自四导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权利。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验证,学生始终参与其中。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自己的发现被解决、被验证唤起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反复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我们的实践使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设想成为了现实--“我所致力的目标,是要找到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不是把知识填入儿童的脑袋,而是让他们自己设法向我夺取知识,经过与我的智力搏斗去掌握知识,通过孜孜不倦的探索去获得知识。

5.“学、思、谈、讲、练的教学模式是我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创新出的教学模式,它的创立为顺利实施新课程提供了渠道,并为六自四导教学方法的使用提供了中介。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以学为主、多元互动的原则出发,来设计一节课的流程。是指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根据教师为其设计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是指学生在学的同时根据目标思考有什么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指学生在学和思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是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多元互动。可以是在学习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在全体学生面前的表述和争论,还可以是师生间的交流。是指教师在学生学、思、谈的基础上对典型的问题给予精彩的讲解,是起点睛作用。是指在大家经过前四步的学习,基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后,在教师指导下做精选的练习以巩固学过的知识。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是问答式,也可以是笔头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谈解题的思路,以启发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掌握解题的技巧。

这是该模式最基本的程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的难易和学习的进度来调整前后顺序和时间的分配。 学校管理创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生、教师是带动学校发展的翅膀,而校长则是学校航船的领航员。把这艘航船领入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航道,不但需要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劈波斩浪的勇气,还需要校长有聪明的才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但需要校长有宽广的胸怀,更需要有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带领广大师生员工走出一条有本校特色的办学之路。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