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术作品中的阴阳的理解

发布者:李磊     所属单位:萍乡市湘东中学     发布时间:2016-06-21    浏览数:0



通过学习,曾仕强教授对中华文化讲授,使我对阴阳文化有更多认识。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万物的化生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哲学思想始自先秦诸家,如《荀子·礼记》说: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又说:天地感而为万物化生从而指出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变化和根本条件,其中的”,“”,“感应等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意。故又可以说天地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肇始。

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对立、互化和统一。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

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基础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

阴阳有四对关系: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立,阴阳同根。

传统观念认为,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关系。它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这概念。

所谓阴阳,其实是事物相反的两个面。

一个物体之所以被看见,是因为光照到它上面并反射入我们的眼中成像,画中物体之所以是那个形状,就是因为它这边是对着光的,那边是背着光的,我们看了后经大脑分析,产生了凹凸感并组合成一个立体的形的感觉。阴就是背光面,阳就是对光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道既是阴阳的融合。

美术作品中,首先要知道,里面的阴阳分别指的是什么,比如,虚实、黑白、疏密、粗细、浓淡、长短、大小,等。其次,要考虑如何把这些对立的美术语言在作品里面体现,既要有冲突对比,又要显得合情合理,这是考验一个美术家功夫的地方就像你看电视剧或者看小说,一定要有波澜起伏又合情合理的故事情节,这样的作品才最生动感人。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