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

发布者:刘颖     所属单位:安远县东江源小学     发布时间:2016-07-13    浏览数:0

中国汉字在汉字是一个个美丽的故事,由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更是个一灿烂的文化宝库。因此,识字教学就不应仅仅是教师不断寻求各种方法让学生尽快地掌握字的音形义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要让学生发现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将文字符号转化成情感、有生命的文字,和学生的情感、意志、品格、习惯等沟通,把汉字的文化生命真正地植活在学生的身上。老师要做的很多。

 首先,要正确认识汉字的文化价值,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惟其如此,才能达到“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要求。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培养情感的过程与理解、运用语言文字过程的统一。在教学中务必让学生领略到汉字和汉语言的精美。不论是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也不论是篆书、隶书、草书、楷书,都是一幅幅优美的图形。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所独有的图形特征和视听识别功能的优越性,将会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在识字教学时,一方面要重视对汉字文化价值的认识,一方面又要重视汉字音形义的教学,为学生学好汉语打下牢固的基础。
     其次,结合汉字自身规律和学生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两方面:一是抓住汉字本身的特点,进行文化渗透;二是侧重小学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使识字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学会运用汉字特点和构字规律来教学,能以一当十,加快识字步伐,还容易领略到汉字的文化意蕴。
     再次,教师应该学习一些文字学的知识,了解一些汉字的形体变迁情况。
    最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汉字的发展动态化。

汉字是一种具有历史范畴的文化符号,它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的变迁过程。教学时不但要教学生认字,还要通过认字来了解人类的历史。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