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历史课

发布者:顾小波     所属单位:广丰中学     发布时间:2016-07-20    浏览数:0

毛泽东曾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如果把课堂比作战场,那么这场战役如何取胜,最重要取决于战前的各项准备,如武器装备、人员物资调配、全面了解局势、制定战略战术等,而备课相对于课堂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环节。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的过程”,也是对知识深入理解并系统加工处理、延伸、创新的过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充分与否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精心做好备课工作,才能攻下教学中的战略制高点,才能上出成功的课。参加本次历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质课竞赛活动,我经历了从备课、上课到反思的过程,对备课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从备课与教材、课堂和教学反思之间的关系这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对这节历史课的体会和思考。

  • 研习教材、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回归教材

认真研习教材是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是学科知识的高度概括。”它紧跟教学大纲,贯彻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应合理而充分利用这一基本课程资源。我在研习教材时带着这样的任务:抓住《中外的交往和冲突》这一课中心主题及各部分内容与主题的关系,全面把握和梳理知识点,提取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

从本课题目就可以明确看出本课介绍了明朝对外关系中的两种形式,即交往和冲突。而本课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叙述了交往和冲突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郑和下西洋是友好交往形式的典型事例,而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则是对外关系中的冲突形式的代表,这也是明朝由盛而衰的发展趋势在对外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友好交往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冲突和战争却损害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这就是本课的教学主题和知识脉络。另外,要全面把握教学内容,还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文资料。比如本课教材关于郑和生平的介绍,以及“动脑筋”:思考郑和能够成功远航的原因等素材,都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郑和下西洋这一史实;而《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海船模型图》、郑和描述船队远航情景的材料则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史实,增加其对这部分知识的直观感受;《榜葛剌国王用大象将明朝使臣接到王宫》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郑和下西洋对各国经济文化交流起到的促进作用。这些教材中所传达的信息能够帮助我们理清知识线索和结构。在此基础上参阅教学参考书,并初步制定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目标,同时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为进一步组织教学奠定基础。

备课如果仅仅使用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它不等于教学内容,只是学生学习的中介和教师用来教的媒介。同时教材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材料,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加工创造,把它变成适宜教学的内容。”这就须要我们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适当延伸教学内容,超越教材。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涉猎相关图文资料,其中人物传记、通史和朝代史、报刊杂志、网络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在准备这节参赛课时,我参阅了《中国古代史》、《明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资料,查阅了中国郑和网、人民教育出版社网中的相关内容。这样一方面能够积累历史知识,扩展和加深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不至于在讲课时由于知识的匮乏而陷于窘境;同时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准确而深刻,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得有一桶水。”另一方面也能突破教材限制,多角度地呈现历史,让历史课血肉丰满而富有生命力。本课涉及到郑和船队中各种海船构成、人员组织,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上反映船队受欢迎的情景,戚继光抗倭过程中别具特色的“鸳鸯阵”、“猴子兵”等内容,都是补充进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现学习目标的。

在立足教材这一基本原则内,这种对教材的超越和延伸也不能脱离教材,必须适可而止,最终还是得回归教材。在分析和延伸教材后,就可以此结合教材精选教学内容,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确立指导方向。

  • 紧密结合课堂,整合各类资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

 经过对教材的充分分析以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明确,整体的知识框架和教学思路就基本确定了。现在要做的就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围绕本课主题,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序安排教学活动,并逐步设计教学方案。这是备课最核心的一个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紧密结合课堂要求,精选优化各类教学资源,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活动必须服务于课堂,说到底就是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即“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用我们的精心准备,让师生都成为教学大观中的美丽风景,而并非是看风景的人。

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有力的学习动机,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最好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习愿望,使他们尽快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在设计本课的导入部分时,我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偏重感性认识,于是挑选了《1405,郑和下西洋》纪录片中的视频片段作为新课导入,用图像和声音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简要了解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很快进入学习新课的状态。

其次,备课的重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作为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我们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活动,但可以帮助学,与学生形成‘共同体’去面对课程。”可以设置学生活动,调动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这种参与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于是,我在备课时设置了快速抢答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并掌握知识点;而教授郑和下西洋的过程这一内容时,设计了“我来当当小老师”的环节,请一名学生上讲台讲解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将重要国家和地区填出来,并分别介绍古今地名,其他学生配合帮助这名学生完成。这种形式让学生在动脑、动嘴、动手之时主动汲取知识,发挥主体作用,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时,设计了配乐诗朗诵活动,由师生共同完成关于澳门回归祖国诗歌的朗诵,以艺术的形式让学生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升华和释放。“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活动,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思考讨论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历史学习中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矛盾斗争,才能接受一个观念和一个信息”,让学生在困惑中靠自己的思考获得答案。在备这一课时,为了深化“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这两个重点内容,我还采用了问题探究法,设置“郑和为什么能成功远航”,“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为什么称戚继光为民族英雄”等问题,质疑导思,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方式探究学习,并联系所学知识得出答案,从而更加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史料是佐证历史、是锻炼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资源。所谓“论从史出”,一堂历史课是不能缺少原始材料的,作为消逝了的过去,历史是很难感知的,只能通过史料去间接认识。但是在备课过程中一定是要对所引材料进行筛选,标准就是要紧密结合课堂,具有代表性,能生动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读了材料后对历史的理解和情感呼之欲出。我在本课中引用了《明史·郑和传》中“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一内容来帮助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用《倭变事略》中“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的描述来说明倭寇之患的严重;用《新安县志》中“番夷佛郎机(葡萄牙)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的材料来介绍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的野蛮侵略行径。这种利用史料再现历史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为教学方案中的读书、提问、讨论、讲述、分析运用材料、开展学生活动等环节应该根据教学需要交替展开,以多种形式诠释教学内容,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形成对历史事实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然而这些形式的展现必须以脚踏实地的知识体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为了追求新颖和气氛而使教学设计流于形式,只是为了有某个环节而设置某个环节,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难免落入八股文的窠臼。因此教师须不断拷问每一个环节是否可行、有效,是否服务于教学目标,并对其在课堂中的效果进行相应预测,设置备用方案。

其实备课时也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最不好预测的因素就是学生的表现。研究表明,教师在一堂课上要做出30个左右的决定,这意味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备课,另一方面还要留有根据不同情境临时发挥的余地。在这堂参赛课中,由于不能提前了解学生情况,所以学生究竟有什么特点,历史兴趣如何,课外知识面如何,在备课时都是未知的。在安排学生介绍郑和和戚继光这一内容,我的问题就比较容易一些,只是设置成“试着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与戚继光”,并对学生回答可能出现不同情况进行一定预测,预设回答要点,从而灵活评价和补充学生回答,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要求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夯实专业功底,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方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

另外,我在这节参赛课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可以将历史人物图片、地图、故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较好地创设历史情境,教学内容体现在多媒体上,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系统掌握知识,这也使得制作多媒体课件成为备课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注意系统展示我们的教学思路,依据客容量和教学内容量精心选取合适的素材,合理有序地编排内容, 同时考虑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反复修改以求达到最优效果。

  • 在教学反思中多次备课,优化历史课堂

备课的过程并不是一次完成就彻底完成了,它必须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并视教学效果而不断改进、优化,即在教学反思中多次备课。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同样,没有反思的教学,也是不完整的教学。“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论证的过程。”将备课与教学反思相结合也是提高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效果的必由之路。

在这次备课过程中,我的教学设计方案也经过了多次的课堂实践检验。每试讲一堂课我都认真的反思,修改教案和多媒体课件:或削减教学容量、删除无效环节,或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时间安排,或锤炼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或提高对学生的评价能力,或改变问题设置方式,或优化课件的演示效果,等等。在备课与课堂实践的交错中反复推敲教学过程,乃至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准精准、清晰、有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反思实际上也是一种备课,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历史课堂的优化。反思成功的地方,吸取经验,反思不理想的地方,多方面请教他人、思考剖析、改进完善教学方案,并将反思结果应用于下次试讲课堂中,以达到在教学反思中多次备课,优化历史课堂的效果。

备好一堂历史课,要合理使用教材,紧密结合课堂、本着更好地满足学生需要和发展这一目的来设计教学,在课堂实践后还须结合教学反思反复备课。然而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不可能尽善尽美,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也是无穷无尽的,学生情况有各种差异,教师个人知识的日益丰富和能力的提高也将不断体现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如此看来,备课过程会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教学生涯,每一点自我的发展都是为每一堂课所做的准备,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方面的探索任重而道远,正应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老师们所说的:“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