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发布者:胡长松     所属单位:赣县王母渡中学     发布时间:2016-08-30    浏览数:0

同一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花样?因为每个民族的思路不同,思路不同就决定了文化的不同。这样就比较清楚了,我们跟日本人号称同文同种,其实相差很远。日本人是世界上唯一以死为美的民族,这四个字讲起来是有点可笑的,他们把死看作很美的事情。日本人要送自己的小孩去入伍当兵,他会拿一面旗子,上面写着“祝你战死沙场”,披在要去入伍当兵的小孩身上。中国人看了都觉得这太残忍了。中国人都说,早日打胜仗,早日回家,平安最好。我想象不出一个中国人跟自己的儿子讲“你这次去当兵,最好战死在沙场上”,我想这是不可能的。日本人当兵当得最好的军曹,叫做鬼军曹,就是这个人严厉到没人性。所以我们有时候要了解日本人,用汉字去了解,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对于相同的汉字,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解释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万不要用我们的标准去看别人的事情。
  我们现在非常遗憾:为什么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这么不了解?其实只有一个原因而已,就是近两百年来,中国人失去了民族自信心,我们全部用西方的标准、西方的眼光来看中华文化,所以看出来是乱七八糟。我们这次一定要正本清源,一定要把标准正确化,把心态恭敬化。对中华文化没有敬意的人,我们不要跟他谈中华文化。
  对于文化,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就是每个民族有不同的花样,而这个花样是全民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而不是只有一两个人在耍的特技,这样就叫文化。
  那么,什么叫中华?这就更麻烦了,因为中这个字,被一句话搞垮了,使得我们长期以来都误解了“中”的意思,叫做不偏之谓中。不偏之谓中的意思,就是说要走中间路线,不可以偏。实际上根本不是那样的,“中”是合理不合理,跟中间不中间没有关系。孟子讲:“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说,那边有千万个人等着要跟我抗争,要找我麻烦,我该去的,我还是要去。这还不够极端吗?中国人所谓的中,就是你应该极端,你就走极端,你不应该走极端,你就不可以走极端。所以河南人表示同意赞成就讲“中”,他的意思就是合理。
  一个国家处处讲合理,才有资格叫中国,一个人什么事情都要求合理,才有资格做中国人,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中这个字,它是一个图腾,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太极图(图1-1)。中国人如果不了解《易经》,诸子百家都会被解释偏颇,所以,了解《易经》,还原中华文化的本真,是几千年来读书人的责任。
  儒家就是道家,道家就是儒家;儒家就是法家,法家就是儒家。如果不能接受这样的观念,那就是不了解《易经》,不了解《易经》就无法了解中华文化,无法深入去解释什么叫中华文化。因为《易经》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合在一起想,不要分开来看。图1-1
  西方人是分开来看的,动不动就说对或不对。你问中国人对不对,他就告诉你:很难讲。因为一切本来就很难讲,你怎么知道谁对谁错?在西方社会,你很容易看出来谁对谁错;在中国社会,永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到最后,你真的不清楚谁对谁错,这一点我们会逐渐地把它说清楚。
  中,是讲合理不合理,但是合理不合理不是固定的,是变动的。
  一个妈妈跟她的女儿讲:“女儿,你只要好好读书,妈妈就很开心了。”女儿就很认真读书,吃完晚饭以后,就赶快去抱着本书读上了。这时候妈妈就不高兴了:“你只会读书,还会什么?来洗碗!”那么,到底是洗碗重要,还是读书重要?你去问妈妈:“你怎么对你的子女讲话都没有信用?”她的回答很有意思:“我没有信用?平常当然读书重要,吃完晚饭当然洗碗重要,地脏了,那就扫地重要……”这本来就是变动的,怎么可以固定呢?
  西方人是固定的,排定了顺序以后,就永远是一个次序。中国人这个次序是会变动的。老板看到你做的事情总觉得不重要,认为你是不重要的一直做,重要的不怎么做。可是你去做那个他认为重要的,不做这个不重要的,他又想到还有更重要的,那怎么不做?这就是中国人!因为《易经》告诉我们,一切都要随时空的变化而改变。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