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发布者:付小琴     发布时间:2016-06-24     浏览数:0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旗帜鲜明地上出语文的味道,立足于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突出母语文化传承的生命高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培养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其主要途经也是语文实践。教学中,既要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强调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发展;既要突出语文整体能力的把握,又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光靠单薄的文本和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模式来维持任重道远的语文教学已经是力不从心的,改造它、丰厚它,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信息技术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适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过去,我们讲给学生一个实例,不管讲得如何如何全面,如何如何完整,都不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是教育的一种缺憾,更是另一种落后。信息技术恰好能够弥补这一缺憾,在语文教学中,文字是一种符号,而文字背后的形象却是丰富的。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内涵的理解存在着差距时,教师应不惜笔墨,为突破课文难点,为挖掘文字的丰富内涵,而辅之以多媒体影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意思在也有着它的现实意义,当我们的学生对语文课堂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进入教师所授内容的情景,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和探究活动。

一、激发了自主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以来只是停留在“说教 ”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一本书、一支笔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

然而,计算机网络表现手段、信息量、和自主性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具有优势。特别是自主性连多媒体课件都望尘莫及,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提供的只是一个不动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则不然,它可以放置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海量的信息,最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利用英特网这个宠大的资源宝库。可以跟多媒体课件一样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产生良好的视像效果,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面向学生一视同仁,同一时间内学生基本都在做相同的学习,而网络环境下,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的选择研究的对象和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如在上《恐龙》一课时,教师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恐龙种类的资料,同学们便可以自主的上网去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恐龙种类及详细资料,然后大家相互交流自己搜寻的结论。每个同学都有选择的权利,是为自己而学习,是内心的需求,学习起来就特别带劲,学习是主动的,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

二、培养了阅读品质。

由于有计算机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参与,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加强,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1、认读品质。也就是记认文字符号的能力和正确流利地把语句读出来的能力。这是深入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在网络的参与下,文字符号和课文语句可以进行再加工,或文字与画面结合,或文字与声音结合,或文字、声音、画面(包含动态、静态的)三者结合,增强直观性、形象性,可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性学习,真正当家作主,这样易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易使学生保持较高、较久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默读的习惯,能通过文字了解文章表面的直接意义,具有良好的认读品质。

2、理解品质。理解是阅读品质的核心,是从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的认识过程。 如在执教《锄禾日当午》这一首古诗时,在网页上建一个网上影院,利用动画,生动地把炎热的太阳挂在半空中,发出耀眼的白光,太阳底下有一个老农正在烈日下锄禾,汗水一滴一滴地滴下,滋润了禾苗。同学们争着看这个电影,反复看并联想:劳动非常辛苦,这盘中的一粒粒饭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古诗蕴藏的内含自然就体会到了,从而进一步升华为学生自己的认识,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3、创造品质。由于理解比较深刻,在网络的参与下,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造的火花。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一“园林瑰宝”、“建筑精华”难以体会,这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重现圆明园当年的景观;通过出示电子版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圆明园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周围小园的分布;结合对“众星捧月”的理解,在远观图中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浑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景物。被称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在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课后我又为同学们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体会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成为灰烬的悲痛和耻辱。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并由此展开讨论:要不要重建圆明园?说说自己的主张和理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关心现实生活中的话题。这样利用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感性的认识,便于理解,突破了难点,感悟也能水到渠成。

三、提供了阅读帮助。

当我们急需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可能要去四处查阅或询问他人,费时费力,很不方便,计算机网络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立即为读者提供帮助。通过英特网,几乎可以查阅到你想要的一切信息和资料,这是以前所无法想像的。网络无限的信息资源、极快的速度、和方便的检索手段是其它工具所不具备的。比如教学《观潮》,学生很少有人见过钱塘江。《钱塘江》文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教学难点是: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具有较强丰富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如下资料,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1)钱塘江潮水涌来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2)浙江钱塘江入海处的特殊的地理条件。通过这些直观的资源,使学生很容易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很方便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学生在课堂内激发对网络的兴趣之后,加上教师对学生良好而正确的引导,课后学生仍然可利用网络继续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延伸到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提高了阅读效率。

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几乎是无限的,我们平时的阅读只限于书本,虽然有时也会到图书室去查找资料,但这样阅读面狭窄,也难于提高阅读效率,几乎不是真正的阅读。利用网络,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从而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丰富的知识,网络的检索功能,能让学生有针对地对某一方面进行全面的阅读和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自然而然的会得到提高。《富饶的西少群岛》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可是在客观上,我们遇到的难题是:西沙群岛与我们相距数千里,学生很难有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的认识。为此,师生应该充分而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品味课文容。如在第4自然段对鱼的描写中,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海里的奇异的鱼缺乏感性认识。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立即将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鱼在眼前游动起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同时,学生与电脑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更将他们带入一个奇异的海底世界。美轮美奂的幻灯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加以机智点拔,巧妙引导,再来品味“正像人们说的那一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一句,就水到渠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意义建构,提升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另外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让学生利用多媒体,了解西沙群岛的位置,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观看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媒体展示地图)。全文朗读视频演播,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我们还要求学生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量。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教师时常会为多次指导学生学习同一知识仍然掌握不了而烦恼,网络则不然,学生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学习,而网络总是那么热情而周到。再者,在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地位存在着差异,这是小学生阅读心理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自学能动性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而网络可扫除这一障碍,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征服欲,以此满足他们的好奇感与求知欲,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取得的阅读效果也就非常显著了。

现在计算机网络进入课堂还处在起始阶段,随着人类对网络的不断开发、研究、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将会得到广泛应用。网络的交互性、全天候、海量信息、自主性的特点,能更好地为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而服务,也将使计算机网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越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