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特质-至圣先师课后反思

发布者:叶显来     所属单位:彭泽县泉山中心完小     发布时间:2016-07-17    浏览数:0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的职业是伟大的,这并非我身为一名老师对自己的溢美之词,而是我深知老师这个职业性质本身的责任之重大,所以我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要做到“为人师表”,“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因为我希望把世间之善,之礼,之德,之识传承给下一代。因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正是如此传颂到我们这一辈,我有义务也有职责将之延续。

谈及至圣先师,不得不说到“孔子”,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所以我们格外地敬服。门下弟子三千,他将最本性的文化传承给我我们,当然这并非他个人的功劳,只不过他是一位集大成者。

中国人只说成一家之言,不说个人的创作,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是集体创作。比如《易经》,绝对不是伏羲氏一个人创作出来的,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观察体会,慢慢交谈,一画开天形成了无字天书,然后找了个代表,就叫伏羲。《论语》也是孔子跟他的门生不断地讨论,后来他的这些门生将他的话语整理成文,才成为《论语》。我们发现,孔子的著作基本都是学生记载的,孔子自己著写的很少。因为他必须要代表更多的人。

作为老师,这也正是我们必须尊崇的。尊重学生,真正的挖掘学生的特长,竭尽所能用自己的学识,德识去影响感染他们,最后骄傲的看着他们“青出于蓝胜于蓝”。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