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特质——至圣先师》课后反思

发布者:徐祖妹     所属单位:宜春市机关幼儿园     发布时间:2016-07-22    浏览数:0

近日,我认真聆听了曾仕强教授讲授的《至圣先师》讲座,感慨万千,打破了我过去对中国文化的看法,让真正明白了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一要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在发展。教育也存在着“怪象”、“病态”。学校千校一面,少敢创造、特色。均衡发展是惠民良策,但“均衡”不是“平均”,应按需分配,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严重。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起跑线已从“小学”提前到了“幼儿园”,揠苗助长,幼儿、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已不堪重负,中国现在的儿童生在发达的新社会,但童年是苦难、是不幸福的。课堂满堂灌、满堂练,少有互动,课堂是师生生命的历程,应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要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幼儿教育应追根溯源、返璞归真,更要发扬中国文化教育中的大智慧。至圣先师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循序善诱,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至今依旧放射光芒。叶圣陶老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名言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陶行知“知合一”、“生活教育”的理念教育者应遵循,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激励教师以终身奉献为乐。鲁迅先生的“教育植根于爱”激荡人心。杜威的“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从做中心”,我们采取“拿来主义”,并合理运用。

三要加强交流。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更要会听真言,久而久之对我大有裨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必须是着眼于未来,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必须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