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

发布者:方富文     所属单位:万年县大源镇大源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6-08-15    浏览数:0

道德行为,须要知识、观念指导;但,重在践  良好的道德习行宜于从小开始逐渐养成,不良的道德习行也宜于从小克服,道德习行训练必须从小就做,还要摆在第一位--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因之,训练要有梯次性、渐进性、系统性,低起点,小目标,分阶段,循环往复,呈螺旋式发展的轨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应是学生感悟人生、认识世界的两大基本途径--也是我们进行德育的主渠道。

  德育不仅是学校的整体工程,也是家庭、社会的整体工程。学校的人文环境、文化氛围熏陶、教师榜样激励、课内外活动情感态度价值的渗透,都是德育。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协调、一致是德育的保证。社会,既有阳光灿烂,也有污秽横流,使我们的德育同时面对机遇和威胁。

  习行训练贵在参悟和践行,德育必须还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其主动参悟、自觉践行。青少年的德育训练既要严密、严格,更要有趣、丰富。不能像和尚诵经,也不能像军人受训。

  道德习行形诸内发于外,德育应当充实文化底蕴以塑造完美人格。习行训练内容应以做人做事做学问为支柱。三者又各有四个指标。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做学问: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