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崇洋媚外的反思

发布者:赖文娣     所属单位:丰城市剑南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6-08-23    浏览数:0

关于崇洋媚外,这是个老掉牙的话题。自洋人侵华开始,就有媚外的出现了,或是更早,未曾考究过,当然了,我也不希望是更早,实在是忍受不了我们的前辈早就开始那么愚蠢了。

在我看来,媚外也有级别之分,估且把学术上的媚外视为高品味的,其它的次之。文化上大肆从国外的引进,这真的很使人痛惜,我们祖国五千年的文化积累落的个被外国文化引领的境地,我也希望是在大放厥词,否则就太可悲了。《易经》早就告诉我们要与时俱进,但这个“时”是指的崇洋吗?都说继往开来,我们又继承了多少呢?因此我们现在才会迷茫,才不能权威,始终走在别人的后面。学术上的落后导致技术上的落后,继而经济上落后,从贴牌加工就可见一斑,我们在其上正被人统治着。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件事,虽然记得不大清楚,但也要在这里引用一下,因为它很能说明问题。大意是某大学举办某个学术讲座,而那个领域的权威,正是我们国家的,但那所学校偏要找外国人来讲,尽管没有什么“营养”可言。试想一下,让一个外国人来给我们讲国学,讲祖国医学,心里会有什么滋味,这真是一种讽刺。做为一个炎黄子孙,在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之前,我只能寄希望于祖国的有识之士多加呼吁一下,学术界严加整顿一下,一次不能改的完全,就坚持着去改,只要不麻木,只要不听之任之,那种病态的存在终会消除。

学术上的媚外不会展露在媒体面前,但下面我要说的娱乐上的媚外,就是依靠媒体而存在了。而媒体也会把这种媚外发扬光大的。

所谓娱乐就是身心的放松,谈起这个来,我们不得不自豪的说,我们的祖先发明的娱乐项目让我们应用千年,那才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现在所谈到的娱乐大多是转瞬即逝的东西,就如流行之于经典,现代之于传统,在我看来,既然能够传下来,那就不会过时,因为过时的早已消亡在历史的长河里。现代的娱乐,真的是越来越没有内含了,我只讲我所听到过的,见到过的,否则我没有发言权。见微知著,下面我就音乐和节日两方面谈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音乐,这是我们每天都听得到的。那优美的旋律,那简洁又极有深意的词真是令人陶醉,那歌声犹如一只温暖的手把你从身心俱疲中拯救出来,并抚慰着你,向你诉说,和你分享。在这里,谈一谈在下的一点浅见。天籁之音,这是我最推崇的。当然了,人是谱不出这样的旋律,但我们却可以从自然中感悟出来,贴近自然,那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永不过时。另外一种就是源于社会,我们不可忽视的社会,人世间的百态给予我们的感动,发自内心的情感,如果我们也用音乐这种语言表达出来,那也真,它会渐随时间的流逝愈久愈醇。无论是上面的哪一种,都是不可多得的,都是不能“批量生产”的,它没有那种生产线,而它的作用更不是仅用来成名、赚钱,更不是“愚”乐人的一种手段,说的再彻底一些,它和利益毫无关联。也许我把音乐说的过于崇高,但从音乐无私的为人类的心灵服务,它就无愧这二字。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也因此而存在,而现在的音乐具备这些吗?现在的歌曲,泛滥,泛滥。今天出张专辑,明天又出张专辑,甚至两张中,好几首歌曲都重复。怪调、怪舞、怪发型,美其名曰个性、流行、创新、与众不同。忧郁的歌曲叫蓝调,嘀嘀咕咕的叫说唱。还有那些偶像派的歌手,真是脸与嗓子的完美的结合。也不知道哪一个是主要的,是价值的所在。下面我所说的词,则更是让我感概颇多。歌词里时不时的掺杂着外文的字母和单词,那就如一帮正直的人中混入一个圆滑的家伙;四合院落中矗立着一幢小洋楼,如同一块补丁,不论这块补丁是什么样的,都极不和谐(这话不是我说的)。从音乐这一点看,你会发现,外来的,就是泊来的东西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节日,这是个很令人深思的问题。这一点我们从韩国把“端午”申遗开始说起,这件事曾在网上引起一阵热论,而今也淡漠下来,不知道相关的部门是否采取了措施,开始肩负起拯救我们民族文化的重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我们的文化正被别人侵略着,我们能等闲视之吗?在文化方面,大家都知道想要发展的前提就是很好的继承,而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是应当深思的时候了。抓紧时间,行动起来,全民一起继承我们的传统、维护我们的传统、发扬我们的传统,这才是实在的;而不是只讨论,不去做。相反,国外的节日在我国倒热的很,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我们国家的许多年轻人过的真是“不亦乐乎”啊!而网络也对其大肆宣传,这就更加剧了外国节日在我国的影响了。在这里,我想问一问,国外的节日就那么使你们兴奋吗?

上面所说的,都是一些非物质的,至于物质上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去了解一下世界奢侈品消费市场,就知道了。在媚外上,它说明不了全部,但是也说明了大部分。外国造了几辆车,让我们中国买来好几辆。强烈的虚荣心理,非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衣、食、住、行都和外国沾个边。可以说这像一个孩子拿“父母”的钱买新衣服穿和父母的寒酸做比较一样,也可以说中国某部分人夸耀性消费,养活了许多外国人。

当然,国外的不论是学术还是商业上的那种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精神,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学过来。这一方水土养育的我们,这传统的东方文化滋润的我们会学的很慢。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