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的教育理念看当今教育(2)

发布者:叶华辉     所属单位:广丰新实中学     发布时间:2016-08-31    浏览数:0

.全面教育的教育理念

  在孔子看来,教育内容应广而全,不能约束在一个方面,要让学生广泛而全面地学习各种内容。孔子说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学而》)即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知识和德行。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又要塑造高尚的品德。对于知识的学习,孔子教授学生礼、乐、射、御、书、数,此六者谓之六艺。而对于品德的塑造,则孔子更是极为看重,他说志于道,据于德。即做人要立志于求道,要立足于德行。因此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包。如果将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拿到当今来看,即为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六艺即是现在素质教育的内容。

  而我们来看,当今实施的素质教育和既定目标而言,却是收效不佳。学校仍然以学生学习的好坏来定其将来的发展,高校选拔人才的制度仍然以分数为依据。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知识方面,对于品德的塑造和其它技艺的学习则是施以很小的精力。因此,在这一教育理念中,当今教育机构仍需反思及改进。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注意到了人的智商的差别,人有一定的可塑性,可后天用知识熏陶感化。教育者不能漠视人天资禀赋的客观区别而任意行事,否则事倍功半。孔子能充分细致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在引导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顺其自然使之体现个性化成长。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即为天赋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天赋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可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在实际教学中,孔子便遵循这一教育理念,对每一名弟子施加不同的教育方法。

  在当今教育中,学校中的教育者面对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不能充分了解及掌握每一名学生的智力水平及性格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往往造成某些学生对于新知识掌握不了,对于教师的传授方式接受不了,造成教育效果不佳。因此,要想使班里的每一名学生都能顺畅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智力水平及性格特征,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不同的个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异性的教育措施。让每一个孩子平等地得到合理待遇,为每一个孩子提供表现机遇。

.学思并重的教育理念

  孔子在教育门下弟子时,注重启发学生善于思考,要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先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篇》)即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至此,孔子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将学习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即让其获得知识,又让其有所感悟。另外,孔子还很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正如其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与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即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它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的启发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促进。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说明孔子注意到知识的积累和认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须一定的火候,须恰到好处的点拨。孔子对弟子是持一种民主平等,鼓励欣赏的态度。

  在当今教育中,学校中的教育者虽然也能做到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仍不乏个别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一味地教授学生知识,即给学生很少的思考空间与时间,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不了,不能认真地思考所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因此,要想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很深的认识与思考的话,还需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进行启发教学。

   孔子 席不暇暖,为社会大同为仁爱正义理想不遗余力,四处奔忙。现如今孔子与世长辞将近两千五百年了,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带来了教育手段与设备全面的更新换代。然而,科技的发达却掩盖不了教育理念的不足,时至今日孔子的教育理念仍然是教育的方向标和启明星,为当今教育的走向发展指引着方向。笔者希望,通过总结孔圣人的教育理念,来窥探出当今教育中的种种不足,能够给教育者们一种警示或启迪。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