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读语言中鉴赏诗歌之美

发布者:龚江文     发布时间:2016-07-05     浏览数:0

诗歌和文学作品是想象的艺术,而诗是语言的精粹,尤其重视选择和运用最易唤起读者联想和想象的词语,使诗更具有形象美感。形象美具体表现在画面美、动态美、立体美等几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表现为音乐美、弹性美等方面。初学诗歌着重品读起画面美、动态美、色彩美和立体美。 
1、品读诗歌语言的画面美  中国诗歌讲究“立象”,“象”即客观事物,“意”即主观情感,意思是诗人的情意要熔铸在形象中,不要特别的说出来。例如:要抒发满腹愁思,就寄托在:“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和“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画面氛围中。 
2、品读诗歌语言的动态美。中国古代诗人特别强调用炼字、炼句来增强诗句的动感。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人格化的“闹”字,意态传神,动感十足。 
3、品读诗歌语言的色彩美。诗歌的语言不仅要表现出形象和动态美,还要表现出物象的色彩。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李商隐《菊》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在句中交错、编织色彩来展示和渲 染绚丽多彩的审美境界。 
4、品读诗歌语言的立体美。诗歌语言的形象美还表现画面立体空间的拓展上。例如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上有暖日春山,下有花草沙滩,远有飞燕子,近有睡鸳鸯,高低富有变化,前后错落有致,形成了辽远深邃的空间立体美感。又如王维的“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一样具有气势雄浑的空间立体美。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