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教学策略

发布者:张华     所属单位:浮梁县蛟潭二中     发布时间:2016-08-31    浏览数:0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课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最重要的一种工具,也是考察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一把标尺,往往会成为很多学生学习化学的一道分水岭,它的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往往教师在教授后学生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去记忆。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去探索一些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同学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去背化学方程式,但就是不能很好的掌握,特别是试题中一旦发现没有见过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因此在教学中探索出好的学习方法,将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同时可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苦海中摆脱出来。
   1.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认知过程
   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是从感知化学反应事实开始到掌握和运用化学反应规律结束的。例如,学生学习化学反应方程式:3Fe+2O2=Fe3O4,对它的认知过程是:首先是接受铁在氧气中能燃烧的事实,因为学生在学习前是很难相信铁能燃烧的事实,但通过看(做)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豁然开朗,心想,铁真能在氧气中燃烧,这样就从心理上接受了化学反应的事实。其次是分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反应前后的物质变化,建立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再次是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规则,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最后是得出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的规律,并能用此规律来书写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们认识了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认知过程,可以更好地指导化学方程式的教学。
   2.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教材强调指出的不能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不能任意编造物质的化学式,对于初学生尤为重要,应该使他们认识到无论是物质的化学式、物质的化学反应,都应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为他们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3.实验领先、观察入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接触化学事实的有效途径,可以认为初中学生获取的化学信息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实现的,这些实验大多数是为学习化学方程式而设计的。我们在教学中要确立“实验领先”的教学思想,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组织和开展好学生实验,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使学生尽量多地获取化学反应事实,从而加深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观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入门。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勤于记录实验现象的好习惯,把实验现象与化学方程式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名”、“实”结合,逐步形成“实验—现象—结论”的学习模式,这样既丰富了化学方程式的本质内涵,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4.加强训练、强化记忆
   化学方程式的学习要贯彻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中,“文字式”是基础、“化学式”是关键、“化学方程式”是难点,三者构成一个整体。初学化学反应时,我们教学的重点是要抓好“文字式”的建立,可采用“互现法”(中文下注化学式),提前进入符号表达式的学习。学习了化学式后,重点是要练习符号表达式的书写,逐步进入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学习化学方程式时,要强化训练、加强检查和督促,经常开展听写和默写活动,及时纠正学生在记忆化学方程式时的错误读法,要指导学生及时总结化学方程式,做到学一个、记一个,最终达到“三会”目标,即会写、会读、会用。
   5.加强联系、形成规律
   化学方程式除表示物质的质和量的变化外,还蕴藏着丰富的其他内容,如能量变化、影响因素、效应、意义、应用等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化学方程式间的联系。首先,要加强物质之间的联系。例如,初中化学中,能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O2→AO(A的氧化物)。再如,初中化学中的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A+B。其次是要加强化学方程式与社会、生活、科技等方面的联系,重点是突出应用性。如化学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的教学,可联系环保知识进行,因为SO2是产生酸雨的元凶,根据上述反应原理,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气体,而起到“固硫”的目的。
   化学反应的规律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都非常重要。初中化学反应的规律主要有:质量守恒规律、无机物间的反应规律、复分解反应规律、置换反应的规律、共性与特性的规律、条件与结果的规律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可采用“例说”的方法,先写出规律再叫学生举例子,或通过例子叫学生找规律。如体现“条件与结果的规律”的实例有: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碳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一氧化碳;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铁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产物是铁锈(主要是三氧化二铁)。再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又具有强氧化性,从中说明了“共性与特性的规律”。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的规律,就能达到对化学方程式知识的融会贯通。
   6.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核心问题,要引导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系数,绝不是任意拼凑的,它必须准确反映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定量关系。化学方程式要按照质量守恒定律,使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中的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教材先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指出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即这个化学方程式是配平的,接着教材又指出其他的化学方程式并非都这么简单,并以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为例展示了一个简单的配平思路。教材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较全面地说明了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几个步骤。教材简单介绍了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常用的配平方法,应当在课堂上适当组织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这种配平方法。关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即化学计量数),不宜简单看作是原子或分子的个数,事实上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反应现象,决不是几个原子和分子间反应的结果,而是大量质点聚集所显示的宏观现象。
   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要注意反应进行的条件、生成物的气体符号“↑”、难溶化合物的沉淀符号“↓”都要书写完整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不能企图一次完成,而要在以后的不断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切忌一开始就做难度很大的练习,又讲多种配平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增大学习难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