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反思

发布者:黄俊敏     所属单位:上栗县福田中学     发布时间:2016-08-31    浏览数:0

一、忌教师讲解,要学生质疑

文言文的传统教法是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它的优点是讲得详尽,字词句较落实。但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管学生会不会,都从开头讲到结尾;教者讲得唇焦口燥,学者听得恹恹欲睡;教者花费了很大力气,学者所得甚微。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教法,具体步骤是:

(一)、在教师简介了时代背景、作者后,让学生参考注释,阅读指定文段,理解文意。有疑难的地方,先做上记号。

(二)、教师将较难理解的词句写在黑板上或显示在布幕上,指定一二个学生解释、翻译,学生回答得不够准确或错误的,教师加以纠正。

(三)、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自由发问,比较浅易的,由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比较艰深的,由教师解答。

这样处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为了弄清文意,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他们看得仔细,圈圈点点;这样处理,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大家争相发问,不甘落后,教师则如答记者问,应接不暇;这样处理,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记忆更加牢固。

二、忌死记硬背,要大胆推断

文言实词数量较多,且大多是多义词。要把这些实词的义项背诵出来,那是困难的,也是笨拙的。比较巧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在学习文言课文或完成阅读试题时,要能根据上下文大胆推断,在实词词义推断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大意,进而理解文章主旨。可以说,善于推断实词词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具体来说,可教会学生用下列方法进行推断。

(一)、联想推断

新课中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实词,我们可以联想旧课中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然后判断其词义及用法是否相同。例如《柳毅传》:“吾君方幸玄珠阁。”“幸”作何解?我们可以联想到《阿房宫赋》学过的“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来推断。该句意为“(她们)久久地站立远望,盼望皇帝到来和得幸”。原来,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句中的“幸”包括以上两种意思。而“吾君方幸玄珠阁”的下一句是“与太阳道士讲火经”,与妃嫔无关,故此处“幸”是第一种意思,可译为“驾临”。 

(二)、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例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阿房宫赋》)从句式结构来看,它是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三)、辨析词性推断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例如:“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它也是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

(四)、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词语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

辨析下列句子中“信”的用法:

1、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2、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3、信义著于四海

4、怀信傺 

1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应为副词,可推为“确实”之意。2句“犹”是副词,“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3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为“信誉”之意。4句“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忠诚”之意。

(五)、分析语境推断

有些句子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来推断。例如:

辨析下列句子中“言”的用法:

1、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2、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两句话均出自《石钟山记》,大多数同学把两个“言”都理解为“说”。1句中的“言”是“说”的意思,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此“言”为“说”之意。2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渔工水师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此处的“言”应理解为“记载”才准确。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给他们推断词义的方法,如同“度与”他们刺绣“鸳鸯”的金针,自能绣出精美的图画。

三、忌零敲碎打,要归类整理

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语法知识,这就离不开平时的积累。教师在教学文言课文时,对一些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都会加以强调,学生也比较注重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复习。但这些散见于各篇课文的知识,若不加归类整理,记忆起来也就显得零碎、庞杂,往往事倍功半。为此,我印发了《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两份资料给学生,要求他们常看常读。在学习文言课文时,遇到某个实词或虚词,不能确切理解,可查阅这两份资料。

我在教学文言文时,特别注意知识的新旧联系、归类整理。譬如《登泰山记》:“其远古刻尽漫失。”其中的“漫”是个多义词,句中是“磨灭”的意思。为使学生掌握它的常见用法,我另举五个例子,让学生解释:

(一)、春看湖水漫(水涨,淹)

(二) 、漫山遍野(遍)

(三)、长夜漫兮(无边无际)  

(四)、漫卷诗书喜欲狂(随便) 

(五)、又欲以其辱行漫我(玷污)

课内课外的例子并列在一起,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他们互相讨论后,均能较准确地解释。像这样适度的延伸,使学生于具体的例句中掌握了一个词的常见用法,实在很有益。

教学完《五人墓碑记》后,我布置了一道补充作业题——辨析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一)、去今之墓而葬焉(表并列关系)

(二)、其疾病而(表因果关系)死,死而(表承接关系)湮没不足道者

(三)、缇骑按剑而前(表修饰关系)

(四)、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表转折关系)

(五)、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表目的关系)

这实际上也是归类整理。一课之中,用了如此多“而”,而且其主要用法都出现了,这么现成的例子,何不拿来为我所用呢?

其他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都可在适当时候进行归类整理。这样,就可使学生学过的古汉语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四、忌死扣课本,要内外结合

课本上的文言课文,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阵地。只有把课内的学好了,有了较深厚的积累,才能解决课外的问题。但若仅限于课本上的文言文,视野未免狭窄,也不适应高考的要求。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文段几乎都是课外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这实际上也就是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我在教学上,十分注重这一点。一是多进行比较阅读。在学习新课时,尽量找一些内容或形式上有联系的作品,进行赏析,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在教学苏轼《赤壁赋》时,与他的《后赤壁赋》进行比较阅读,教学苏洵《六国论》时,与苏辙《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求同辨异。二是利用好《语文读本》和文言课文后面的短篇文言文段。《语文读本》选有文言篇章,我要求学生定期阅读,有疑难的可请教老师,老师定期检查阅读情况。有些文言课文后面附有短篇文段(大多都与该课内容有关),如第三册《伶官传序》后面有一段节选自《新五代史》的文字,我要求学生动笔翻译这一段话。三是在学习一些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时,适当选用一些课外的例子,与课内的例子结合着讲。这一点前面已经谈及,在此不再赘述。四是评讲好每次测试的文言文阅读题。单元考、月考、期中期末考的文言文阅读题,文段多为课外的,实际也是扩展阅读的好材料,而且学生在考试时已认真阅读过,印象深刻,评讲时要讲深讲透,让学生明白答错的究竟错在哪里,便于总结提高。

五、忌架空分析,要寻找信息

有些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习惯于对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全面分析。这样的分析,往往是面面俱到,显得空洞枯燥、缺乏血肉;对学生而言,可能记忆不深,缺少写作方面的指导意义。有鉴于此,我一般不作架空分析,改为让学生寻找信息。这里所谓“信息”,主要就是文章所揭示的种种事实,其次也指作者要表达的意向,要向读者传达的意思。寻找信息也就是高考《考试说明》所讲的“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主要是指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或标准“筛选并提取”文中相关的事实、事例。这实际上是一种“虚实对应”的能力。“虚”是抽象,是概括;“实”是具体,是详细。在一篇文章中,“虚”是“实”的抽象与概括,“实”是“虚”的表现与阐发。所谓“对应虚实”,就是把二者恰当地联系起来。

教学《愚溪诗序》时,我并没有对它的思想内容作静态分析,而是提出几条思考题,让学生寻找信息:

(一)、“灌水之阳有溪焉”,作者为此溪更名的原因是什么?(1、“予以愚触罪”,贬谪到此;2、古有“愚公谷”之说;3、当地居民为溪水的命名争辩不休)

(二)、作者曾作《八愚诗》,试找出“八愚之景”。(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

(三)、愚溪之“愚”表现在哪些方面?(1、不可以灌溉,2、大舟不可入,3、不能兴云雨)

(四)、第四段写到几个“愚人”?各有什么特点?(1、宁武子:智而为愚;2、颜子:睿而为愚;3、予:违于理,悖于事)

(五)、“愚溪”和“我”这个“愚人”是不是毫无作用?如果不是,请写出其作用。(不是。愚溪: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予: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无所避之)

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搜索后,一般都能找到相关信息。经过这样的信息搜寻,对具有“清莹秀澈”的美景却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的愚溪与怀才不遇、被贬谪到这荒远地区的柳宗元之间的联系,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深藏于字里行间的愤懑不平之情、正话反说的艺术手法就有了更真切的体验。

以上分五点来论述,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几种做法并不是各自割裂、互不关联的,往往是交叉进行、综合运用的,譬如第一点与第二、三、四点就联系紧密。假如学生问某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学生质疑),教师在解疑时,可先由学生试释(大胆推断),亦可扩展延伸,举些课外的例子参照(课内外结合),还可对这个词的常见用法作个梳理(归类整理)。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是建立在教师吃透教材,融会贯通,对文言文知识了然于心的基础上的。只有钻进去,才能出得来,由博返约,教给学生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便有效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