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画教学培养能力激发情感》反思

发布者:叶小华     所属单位:九江实华学校     发布时间:2016-08-31    浏览数:0

一直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就意味着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将成为今后我们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在我国,也把实施创新教育作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一项基本国策。那么如何通过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特别是潜在的创新能力呢?这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教会学生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教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去创造。美术教育作为小学开设的一门基本学科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与知识创新时代的需要紧密相联。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美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它是一种独特性很强的精神劳动,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必须依靠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在美术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地进行富有创造性的训练。根据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形势的需要,我认为,小学美术教学应力求从观察、想象与思维活动、评价等四个方面入手,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首先要求教师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一个创新的氛围;其次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学习竞争;再就是要求教师教给所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知识;最后便是要求教师随时对学生的创新行为给予热情的、高度的肯定。
1、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美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欣赏美术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作品中有什么,启发他们的感受,鼓励他们用画笔展现自己的感受;二是充分利用点、线、面装饰画面,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各种形状和大小,用丰富的表现手法,表达对周围生活的情趣;三是找出相同点与区别点,通常把两种或三种特征相似的动物形象一起画,让学生找出它们在外形上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观察的感受,然后让他们动手练习绘画。例如,把猫和老虎这两种特征相近的动物放在一起画,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种动物在外形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引导他们谈谈自己观察的感受,然后让他们动手练习画。由于学生仔细观察中对这两种动物在外形上共同点获得清晰的具体形象并渗透了自己丰富的想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事实证明,通过观察,不仅是学生的作画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产生积极的效果。             
2、 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在于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的翅膀,也是创新思维的体现。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呆板、固定程序的习作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想象力,也不会形成创新能力。正是有了想象,学生思维更加开阔,语言更加丰富;离开想象,创新的翅膀就会折断,创新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在思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教学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思维活动贯穿于上述四者之中,它具有多向性、灵活性、新颖性等特点,对于启发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维训练到位,创造能力也随之萌发。
4、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简言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利用美术教学这个有利条件,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引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儿童个性发展,是当前深化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