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阅读课 

发布者:陈晓东     发布时间:2016-06-27     浏览数:0

在学校教学中,语文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书籍是知识的宝库,阅读是摄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它既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也能够加强语感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从而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因此,古代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说法。那么,如何上好语文阅读课呢?这一直是我们每一位一线的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现在新课程的要求改变了以往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模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善于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下面谈谈我是如何上语文阅读课的。 
一、    教师的“导”要及时。  
    虽然新课程倡导“自主阅读”“以读代讲”,但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往往还是需要教师把握时机,及时疏导,导学、导疑、导法,那么什么时候“导”,该怎样“导”呢?例如:《北京的春节》一课的教学,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自读课文,品一品,哪些语句比较难读?然后让学生汇报读。这些难读的句子,学生怎么也读不好,教师采取了边范读边指导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困难很快就得以解决了;《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的教学,教师采用填表格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了解客家民居结构特点。当学生的填写不全面,更无法理解这一结构特点时,教师通过板画“八卦布局图”并用讲解的方法,铺设了思维的阶梯,让学生拾阶而上,此时学生豁然开朗,很快便理解了;以上课例说明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时去“导”;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时去“导”;学生的回答偏离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去“导”;问题的答案很难回答完整时去“导”。  
    二、    教师的“问”要合适。  
    阅读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满堂问”的现象,这岂不是教师还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吗?一味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那么什么时候“问”合适呢?   1、在学生似懂非懂的地方设问。例如《藏戏》第3环节“有感情地读第二段,唐东杰布的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表面意思很简单,有的学生认为只找到了相关的句子便认为懂了,其实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教师应该继续设疑,逐步引导,使学生得出结论。2、在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设问。通过教师的质疑问难,让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的过程,从而获取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如果我们问的合适,问得富有启发性,那课堂教学的效益一定会有所提高。      三、教师的“讲”要合理。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把知识讲清楚,要抓住重点和难点。不在讲得多,而要讲在点子上;不在讲得深,而要抓住重点和难点;不在讲得细,而在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虽然如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是会出现“满堂讲”的现象,这种耗时低效的繁琐分析与讲解不摒弃,学生就没有阅读的主动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无从谈起。那么哪些地方需要教师讲解呢?应该在:1、新知识处讲解。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课题中的间隔号是学生没有学过的新知识,如果教师不作任何讲解,不管怎样启发学生也不会明白。为了便于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及对课文内容的把握,需要教师对题目中的间隔号进行讲解。2、难理解处讲解。例如:《路旁的橡树》一文,“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将本应笔直的公路筑成“马蹄形”的,这一点学生很容易理解,但由此而上升到环保意识,学生就很难理解到,如果教师不点拨,学生的情感很难提升。      四、学生的“读”要落实。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课标上明确的提出:“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情感是阅读教学的“根”,语文教学要重视读中感悟。可是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常常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读的引导和训练。该读的时候不让学生读,串讲串问地去搞一些分析,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朦朦胧胧、似懂非懂,有的甚至连课文都读不通,语感训练又从何谈起呢?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落实读的训练:1、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时要读。这是感知性的读(初读),要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可采用自由读、互相读或指名读等方式。 2、引导理解课文内容时要读,这是理解性的读(细读、品读),要在读流利、读熟练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尤其对课文的重点段、重点句要读好。可采用默读、范读、引读或齐读等形式。  3、课文学完后要读。这是品味性的读(诵读),要读出“味道”,融入感情,积淀语感。可采用全文朗读、配乐朗读、表演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