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布者:李媛     发布时间:2016-08-11     浏览数:0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原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一、创设适当情境,诱发参与欲望 
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即使教师精心设计,认真讲述,对 于生性好动的、耐心有限的学生来说,仍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要使学生觉得数学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而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情境如果是用平淡无奇的语言叙述出来的,那就很难激趣了。事实证明,课堂上通过创设富有趣味儿的问题情境,质疑引导远比平铺直叙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好比向一直平缓流动的溪水里投入几个石子,却可以激起很多的浪花一样,新课程需要这样的“石子”,学生更需要这样的“石子”。

(一)创设童话情境 
无论孩子成长到多大,他的头脑中总会对童话故事保留着一丝幻想,其实大人也一样。一提起童话,我们的脑海里总会升起一幅与之相衬的画面,会立刻激起我们浓厚的求知兴趣。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好多这样的素材,里面的问题情境的提出及练习的插图,大部分都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身上着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去应用它,组织语言。 
(二)创设生活情境 
说到底,学生的"我要学"的信念是种极大的动力。而教师就是要激发出学生的这种动力,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体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陶行知曾经提出过“生活教育”的理论。其中“生活即教育”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本质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他指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应发挥教育的动力作用,要将整个社会作为儿童生活的场来设计儿童的教育,教育要向儿童的生活回归。教育应为了生活,儿童应为了生活而受教育。教育要以生活为源,回归生活世界,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而教育,生活应该成为教育的素材手段。  二、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 
学生理解了新知识后,还需要通过练习加深理解,使知识转化成技能,并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