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曾仕强老师-中华文化特质(易为源头)有感
发布者:许承志 所属单位:上犹县营前中学 发布时间:2016-06-25
浏览数( -)
【举报】
大家觉得阴阳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只要大家会回答这个问题了,大概就懂《易经》了。《易经》是讲阴阳的,但是阴阳到底是两个东西,即一阴一阳,还是一个东西呢?阴阳当然不是一个东西,因为它有一个阴一个阳,可是阴阳也不是两个东西,因为阴是阳变来的,阳是阴变来的,即阴变阳,阳变阴。我们用一句话解释,叫做一而二,二而一。
我们经常听到人家说,这件事情就是一而二,二而夷那种意念,才能够温暖人家的心,而不光是嘴巴很甜。凡是嘴巴甜的人,我们都很害怕。孔子讲得很清楚:“巧言令色,鲜矣仁。”对于那种礼貌太周到的人,我们要特别提高警觉,因为礼多必诈。
现在很多人不是学美国的形式,就是学日本的制式。日本是制式化的,日本的电梯小姐,电梯一打开,她马上讲,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就算有时候电梯打开,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她还是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岂不是见鬼了?但是她们所接受的训练就是这样的。
中国人不可以这样,中国人亲疏有别,不会一视同仁。我们现在都标榜要学习西方的一视同仁。一视同仁就是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一句话讲完了,当一个人爱所有的人,就表示他不爱任何人。换言之,当一个人喜欢所有的东西时,他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东西了。
《易经》告诉我们,每个人之间都有不同的关系,而这关系会决定我们对待每个人的态度不可能都一样。凡是对每个人都一样,那就是形式上的礼貌,不是真诚的关怀,那就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讲的礼。
中华民族受到老子和孔子这两位圣贤的影响很大。其实中国人读了《易经》就知道,我说两位其实是三位,是好几位,因为中国的数字是变动的。这两位是老子和孔子,他们都确立了一家之言,他们可以代表道家和儒家,可以代表诸子百家,可以代表中华文化。
中国人只说成一家之言,不说个人的创作,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是集体创作。比如《易经》,绝对不是伏羲氏一个人创作出来的,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观察体会,慢慢交谈,一画开天形成了无字天书,然后找了个代表,就叫伏羲。《论语》也是孔子跟他的门生不断地讨论,后来他的这些门生将他的话语整理成文,才成为《论语》。我们发现,孔子的著作基本都是学生记载的,孔子自己著写的很少。因为他必须要代表更多的人,才能够为大家所接受。
现代人都在学西方,动辄“我个人的意见”。这种人在中国社会是最吃亏的,因为中国人一听到“个人意见”,心里就想:你算什么?我就是不听你的!中国人讲话一定讲“大家的看法”,虽然只有你一个人,也要把大家拉下来,这样人家才会听。
我请教大家,可以将中文的“大家”翻译成英文吗?我相信即使是英文再好的人,也不能把“大家”翻译成英文,因为没办法翻,西方人根本就没有“大家”的概念。虽然我们现在即席翻译的人才很多,外国人讲英语,他马上可以翻译出来,可是要找一个人把我们古老的文化典籍翻译成英文,绝对找不到的,足见我们的文化有多高深。
我们五四时期最大的问题,就是翻译产生了很多的错误,其中最可怕的就是把science翻译成科学,这是要命的错误。science怎么是科学呢?我们到西方去看看,会发现science是学问,学问包括宗教、艺术等等。但是宗教是科学吗?艺术是科学吗?还有其他的很多东西,也并不能算在科学里面。所以,要用一个涵盖一切的词来与science相对应,那就是学问,学问是涵盖一切的。艺术是学问,宗教是学问,音乐是学问,什么都是学问,但不一定是科学。将学问与科学混为一谈,这是很大的问题,使得我们一直到现在都还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