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

发布者:石颖媖     所属单位:九江金安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6-08-27    浏览数:0

《易经》是总结自然变化规律的,《易经》的形成,是由古老的中国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鸟兽之文》的结果,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老子非常重视《易经》,并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从自然规律的角度、“阴”的角度解读了《易经》,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的,因此,老子提出《道可道,非常道》。警示人类人类只能按自然规律行事,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科学家、军事家墨子从“阳”的角度实践了《易经》,研究出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如“鞋子”;与战争有关的战车等。
    而孔子,从“阴”、“阳”的角度,研究了人类应遵循的规律——社会规律。所以,《中庸》就是指导人们生活的准则。
    佛教研究的对象也是“自然”,自从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基础一脉相承。《方山易》就是佛教的《易经》,《方山易》是佛教用《易经》解释《华严经》的释文,他把《华严经》与中国的《易经》相融合,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份子。
    《易经》的基础是“八卦”,“八卦”来自于“自然”,“自然”是“八卦”的总源头。因此,《易经》就是对宇宙变化规律的总结。
    道教、儒教和佛教的理论基础都是《易经》,“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所以,《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易经》来自于“自然”,也会与“自然”同寿命,所以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易经》又包罗万象,无所不涉,所以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