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源头----《易经》

发布者:杨飞飞     所属单位:全南中学     发布时间:2016-08-31    浏览数:0

中华文化的源头----《易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生存在蓝色星球上的古老中华民族,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漫长的封建社会,五千多年来曾经几次引领了全世界的先进与文明。伴随着丝绸、瓷器和茶叶把中华文明散播到了全世界,周边国家都是在中华文明的影响下才开始起步发展的,从古至今中国具有着很强大的软实力-----那就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都说中国的古文化是三足鼎立-------儒家、道家和佛家。影响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儒家文化。但是,产生最早、影响最深的还是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是外来文化,虽然对社会生活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但仅是从唐朝才开始的,还不够深远。

中华本土文化中的儒和道,究其事实,道先于儒,才是根。《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出处。文人读《论语》、孔子读《易经》,而且还非常的认真刻苦,可见孔子的学问受益于《易》。《道德经》是《易经》的续作,孔子非常尊崇作者老子,更是对拘而演《周易》的周文王推崇备至,他克己复礼欲梦回周朝。在中华六经中最早的经书就是《周易》,里边也包含了孔子潜心研究的心得十翼,可见儒道两家文化同源同流、源远流长。

秦始皇一怒大举焚书坑儒,然而却保留了《周易》,可见其分量之重。因此谈起中华文化不得不说《易经》,她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华古思想文化的源头。几千年以后的中外哲学家们辛苦研究的结果都难出其右。

太极图含阴阳二鱼不停转动,她清楚表达了当时乃至几千年后今天哲学界的正确观点:一分为二、对立统一、质量互变、运动变化。表面看来,易经所谈仅区区六十四卦卦象而已,其实这是周文王利用易经太极理论分析预测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告诫人们一旦发生了某种情况就要用正确的思维、采取相应的正确做法。接下来据《易经》演推而得的兵法和三略等等,其实都属于教科书的性质,其精髓就是易经理论的正确哲学观点。聪明的中国人又在先天、后天八卦的基础上,融入了五行天干地支等有规律变化的东西,把易经精髓引用在了天文历法、医学、拳术等广泛的领域,真正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了。

如今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陆对《易经》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台湾、香港、韩国和日本。中华瑰丽古文化的优势没有很好的得以发挥。阴阳之变的规律以及周文王在几千年前的叮咛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相反,拙劣骗子假借占卜谋财以及文革十年的侮毁,使文化之根遭受到了严重的轻蔑与遗弃,致使人们的行为肆意无忌、违背规律,道之不存、德之即毁,不禁令人叹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源自《易经》的校训,文化复兴就要追本溯源,遗弃糟粕汲取精华。须知得道失道决定民族兴衰。

 

附件

  • 中华文化的源头----《易经》.doc     下载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