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发布者:李玉香     所属单位:于都县实验中学     发布时间:2016-06-25    浏览数:0

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创设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

取多种形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上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

自主学习、科学探究、合作交流提供空间,打造平台。那么如何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呢?  一、创设有趣“生活情境”,让学生“爱”数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东西——鲜花(红色、白色、蓝色„„),卡通图片(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图片(苹果、梨子、香蕉„„)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生活情境的再现激发了学习兴趣,学习起来乐此不疲,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想”数学。      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并百听不厌,因此,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如在开始分数教学时,用《西游记》的故事引入:“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夏天中午时,大家都很口渴。师傅叫孙悟空去摘一些野果来解渴。第一次孙悟空摘了8个桃子,叫猪八戒分,他很快就分好了。第二次,孙悟空摘到一个西瓜,叫猪八戒分,他不知道该怎么分了。同学们,你们替他想一想该怎样分呢?”在讲到分数比较大小时又继续这个故事:一个西瓜师徒四人分,悟空说:“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应该一人四分之一。”结果八戒以自己胃口大为由说:“我要多吃些,我要吃六分之一,最少也要吃五分之一。”悟空听了切了六分之一给了八戒,连说:“傻瓜!傻瓜!”这是为什么?“同学们,用你们的智慧帮帮八戒吧!

    2  一段生动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创设最佳数学情境,让学生去思去“想”,使得学生对分数的大小比较有了形象的认识。      三、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    在数学教学中,给孩子创造一切“机会“,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学习,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思考。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研究。给学生一个方向,让他自己去创造,相信孩子们定能在数学这块热土上,享受学习数学所带来的乐趣。  例如:教学把长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试一试你能分出几种?和组里的同学合作试着把自己的方法画出来好吗?学生们立刻兴奋起来,在组内讨论研究得非常热烈,经过学生的合作探究,画出了许多不同的分法,这时老师提出此题有无数种方法,想想为什么?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情绪激昂,又进行深入思考,小组合作研究,师生共同研究,最后终于发现,有许多种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当学生的发现问题,产生探索的欲望时,教师鼓励他们积极地探索研究、合作交流。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扮演着自己喜欢的不同角色,使学生体验到了教学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进而使孩子们学会合作交流。   四、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通过把课本中的新授知识转换成“玩耍”活动,不仅使学生心情自然愉快、厌学情绪消失,而且还能从“玩耍”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使“玩”向有收益、有选择、有节制、有创造的方面转化,所以会玩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  (1)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做”数学。    如教学生认识钟面时,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设计一个“钟面”,于是,全班同学回家后纷纷行动起来,用纸壳、图画纸等材料,仿照自家的钟面制作起来,有不懂的地方请家长辅助制作。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结果在正式上钟面这一课时,就显得很轻松了,原本感觉很难讲授的知识,学生对答如流,并且,还随时地向老师提出了许多超出本节内容的东西。正是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学生上课时思路打开了,非常投入,热情很高,学习起来特别轻松。    (2)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  如教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卷成筒,即为圆柱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这样反复两次,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展开图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什么?宽呢?

    3  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它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在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得: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圆柱侧面积公式。  学生都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数字活动,最终以形成对圆柱表面积的整体认识。  五、创设“表现情境”——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1)创设操作情境,轻松感悟数学。  创设操作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操作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把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态度、价值观且富有个性的过程,从此积累广泛的数学经验,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轻松感悟数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个个惊喜的浪花。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去剪一剪,摆一摆,选一选,画一画,量一量,可以使各种感观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亲自尝到学习的乐趣,既强化了主体作用,激发了求知欲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中,在学生掌握几何名称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自己动手制作的长方形实物模型,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进一步观察、分析、对比,自己就可以说出长方形的特征,由此再到生活中去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的。这样就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对长方形有了一个清晰的表象,课堂气氛也得到活跃。

  (2)创设竞争的情境,让学生得到进取之乐

  "好胜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对激发学习兴趣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口算时,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在回答问题时实行抢答,看谁最先

回答出来;在进行简便运算时,看谁的方法最简便;在解答难度较大的题时,看谁最先解答

出来;此外还可在每期适当地进行一次数学竞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便在紧张、刺激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了进取之乐。

    总之,教学情境创设得好,就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从而得到发展。融适度贴近生活的、有趣味的、探究的、开放的问题情境的数学课堂,将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牢牢地吸引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爆发出鲜活的生机,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