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特质——维护和平学后反思

发布者:袁美珠     所属单位:临川区第四中学     发布时间:2016-08-22    浏览数:0

    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是当前世界文明一元化和多元化两种主张和趋向博弈的产物。世界的多样性,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不应是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是世界交流与合作的动力与起点。尊重维护文化多样性,开展不同文明对话,对于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和追求和谐的理念主张,对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建和谐世界,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坚持世界多样化,尊重文明多样性

第二,坚持各种文明彼此平等,促进相互尊重

第三,坚持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在相互尊重、和睦往来中增进了解,消弭误解和分歧,积极为人类建设可持续的未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一个“和”字。所谓“和”不是不承认矛盾,不承认差别,搞“合二为一”,相反,恰恰是以承认矛盾和差别为前提的。“和”的意思是说,虽然存在着和自己不同的东西(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如果能够以“海纳百川”的包容态度对待它,就不会导致关系的破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和”,是“和而不同”。这种“和而不同”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处事处人仍然有借鉴意义。大而至于国与国的关系,小而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恐怕都须要以一种“和而不同”,也就是承认差别、存异求同的精神来对待,才比较恰当。不同的文明之间,就更须要有“和而不同”的精神。既然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文明存在,既然各种文明之间存在着矛盾、差别,就应当承认这个现实,就应当尽可能在不同于自己的文明中寻找异中之同,尽可能做到求同存异。切不可站在自我中心主义的立场,视对方为异类,拒人于千里之外,然后反而说别人的文明对自己造成了威胁。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