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重点及应对策略 课后反思

发布者:邓超     所属单位:上栗县福田中学     发布时间:2016-08-30    浏览数: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内容、课程结构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整个学校在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育评价、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探索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化、个性化;教学设施得到改进,多媒体得到更普遍的运用,丰富、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有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教师转变了角色,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在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学校越来越注意创设一个有文化品位、有教育意义、有生活情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很多学校的领导干部把学校的体育工作当作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课改的关注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体育新课程改革理念如何转变为教学行为?

     对新课程的理念,许多老师都很认同,经过培训学习,体育教师大多能理解课改的意义,对新课程也很感兴趣,但到了具体的上课中,就不知道如何去落实。有相当一部分部门和体育教师不能正确理解课改“新”的涵义,上课过分追求体育教学的情境化,一旦学生对教师的情境设置习以为常,情境失去了新异性,就不能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北京的体育课改曾走过一段误区,曾有一堂“舞狮”课获得教学评优课一等奖,于是风起云涌,教师们开始模拟,似乎教学课堂表面看越热闹越有新意,越是好课。于是体育课有些背离它正常的发展轨道了,教师都在求新求异上下功夫,而忽视体育课的正常功能。学生站不直,坐不稳,体育课加点强度就呼哧带喘,跑着步就能跑出骨折来,学生肥胖率、近视率、高血压等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教学设施、教学资源与课改需求不太匹配

义务教育阶段课改教材内容很丰富,初一、初二基本上能按教材授课,初三基本上就按体育加试的内容上课了。对教材选修部分的新兴项目和民族传统项目,因为教学设施、资源,很多学校并不具备开发的条件,所以基本上还是上必修部分的课。高中新课改近四年,因为师资、场地器材等种种原因,有的学校也仅仅按男女生分班上课,因为班额太大,模块教学也流于形式,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也过于随意。场地器材还需补给,目前器材来源基本上是上级配置,部分学校对体育教育的投资力度匮乏,对可耗费型设备(如球类)缺乏投资,自然也就影响了课改的进程。

      3、加大体育教师新时期再教育、专业培训的发展力度

      在不断变化的新时期,基础的体育教育知识已不能满足对现阶段综合型体育教师的要求。也正因此,对体育教师的再教育与专业培训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局及学校应联合开展多项教育活动,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另外,教育与引导现代体育教师发展成为教育研究者也应当是学校及教育局下阶段的重点工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