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探讨

同伴协作主题: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探讨

所在工作坊: 修水县杭口镇中学   初中生物   0回复 0
同伴协作时间:2016-07-05 至 2020-07-05
发  布 人:匡才义
同伴协作描述:自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物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也越来越被学生接受和喜欢,在培养合作精神、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班额过大,资源短缺等客观因素,以及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解不够,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主观因素,导致许多时候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现选择几个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典型现象进行透视。
    现象1  学生固然团团坐,几个人一小组,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或活跃学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他小组成员。
    后果:每个小组没有全员参与,容易挫伤学困生及内向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学或不自学的成了陪衬,使参与成了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现象2  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甚至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加上班额过大,教师难以全面顾及,过程失控。
    后果: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驶,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返回老路。     现象3 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片面地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在课堂上过一会儿讨论一次(有人听课更甚),目的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的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
    后果:小组合作只是课堂教学形式的插花点缀,教师课堂作秀的工具,完全忽视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是一种典型的无效学习、形式主义。
    现象4 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性质、难度,也不管有否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一律交由学生解决,合作完成。
    后果: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要么讲闲话,要么无精打采地保持沉默,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的重难点淡化或遗失,教学费时多,收效微,长期下去,将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
    现象5 有一些疑难问题是学生通过个体学习无法解决的,很有合作讨论的必要,但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而讨论时教师又往往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急于归纳总结。之所以选择做,还是因为教师观念陈旧,怕耽误教学时间,完成不了自己设计的教学程序。
    后果:后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问题的探究总是浅尝辄止,容易挫伤参与的积极性,浇灭创造性学习的热情,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象6 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往往是按座位就近搭配,没有合理分组,并且一学期,一学年都不调整,讨论的形式也一成不变。
    后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学生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和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实效。
    综观以上种种现象,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团聚在一起学习,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改变自身的学习行为,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认真学习课改的新理念,不断实践、总结、反思    
    从以上几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出有许多是因为教师新、旧理念“打架”造成的,最根本的还是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不够,跳不出过去教学的圈子,怕搞合作学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看到学生在这种过程互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探讨出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无法预设的重要问题,没有认识到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素质的过程,是学生发展、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新课程是新理念和新实践的结果,这个过程需要磨合,开始出现些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但是要尽快进入状态,就要在理念与实践结合的前提下,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如通过记教学日记,录教学课例,写教学案例,以及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多种教研活动,从中汲取好的做法发扬光大,提高实践能力和理论修养。
    2.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有很多,怎样分组更合理、科学呢?纵观国内外众多专家和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多数还是倾向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可以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分到一组,形成一种互补,每组4人~6人为宜,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避免优等生或活跃学生唱独角戏,培养学生平等参与意识。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流空间。    
    3.加强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 
    学生往往缺乏经验和技能方法,不能有效合作。因此,教师要重视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以实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合作效应。常用的方法有:
    3.1协商法:先由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自由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种方法可保证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3.2辩论法:在小组成员充分考虑的基础上,由一位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其他各组以这一组的观点为中心,展开辩论;或者由一个小组陈述他们的的观点,其他小组以这一组的观点为中心,进行辩论。这种合作方法,有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多样化的思维碰撞中感悟生物课的魅力,促进个性发展。
    3.3提问法:让学生面对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教学或实验材料,自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在不断的问题发现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交流、不断顿悟,自觉构建生物模型或发现实验结论。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耐心倾听、分析重点,并作出自己判断的习惯,要尊重别人的意见,修改补充自己的观点,敢想敢说,条理清楚,言简意赅,突出重点等。
    4.善于创设合理氛围,诱发合作需求
合作学习应是学生学习的主动需求和自觉行为,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创造性地活化教材,使之际成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合作。  
5.1 在重点难点处
    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在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茎的结构”一节中,木本植物茎与草本植物茎的主要结构、功能和区别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茎维管束的区别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教师出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型,并发给每学习小组一段杨树茎,要求学生边观察边阅读教材,同时思考:    (1)杨树茎中,容易被剥掉的叫什么?用解剖针扎一扎,最坚硬的是什么?较疏松的是哪部分?    
   (2)杨树茎从外到内可分为那四层?    
   (3)树皮内侧叫什么?其中有哪两种结构?你知道这两种结构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吗?麻绳是用亚麻中的什么发达的结构做成的?树皮被牛羊啃伤后为什么容易死去?    
   (4)杨树茎的加粗是因为哪部分的细胞有分裂能力?它向内能形成什么?向外又形成什么?    
   (5)木质部中主要有哪两部分?分别有什么功能?牙签为什么很坚硬?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实木家具?木制家具主要利用了木本植物茎的哪部分做成的?        (6)你们手中的杨树茎断面上的同心环带叫什么?怎么形成的?根据同心环带的数目你可以推出树的年龄吗?怎样识别春树和秋树?
   (7)木本植物茎中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合起来叫什么?排列成什么形状?
   (8)杨树发芽所需的的营养物质来自哪里?这部分属于什么组织?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学生解答,组员再作补充,教师作总结,同时板书如下:                      5.2 在迷惑、混沌处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迷惑、混沌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加深理解。
    例如,在“原生动物”一节中,学生对“排泄”与“排遗”混为一谈,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讲完“胞肛”后,组织学生讨论:不能被消化的食物从胞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