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王丽红 所属单位:朔州市第一中学校 发布时间:2021-08-30 浏览数( -) 【举报】
课件投影)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为能导电的非金属,如“碳棒”)作电极;其中较活泼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为正极(正极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只起导电作用)
2、电解质溶液(做原电池的内电路,并参与反应)
3、形成闭合回路
4、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总结为:两极一线一- -溶液
三、(课件投影) 科学探究拓展深化
(一)(课件投影) 认真阅读课本的“科学探究”,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一套果汁电
池(或水果电池)。
(设计意图:进步深化理解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为下节课分析各种电池的工作原理做铺垫。)
(二)(课件投影)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四、总结归纳提出重点
课后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化学能 与电能》就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式新课。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让实验成为学生实践体验的一部分, 通过自主实验,启发引导,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等方法,让实验成为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积极手段,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并意识到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培养集体意识,基本实现化学教学的情感目标。实验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透过现象,总结本质,即“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从本节课整体教学效果来看,通过学生有目的的实验探索,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基本达标。原电池的原理及形成条件,学生都能比较轻松地掌握并应用,为后面的新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巧设疑问是创设良好思考情境的关键。问题的设置必须难易适度,便于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因此设疑时,应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相机设疑,因势利导,逐步展开。例如,在本节课的讲解过程中,设计了如下问题:
1、铜片上产生的气体是哪一种物质?该气体是如何产生的?写出反应方程式;
2、氢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的电子是不是来自于铜片(根据铜片是否溶解判断)?如果不是,电子又是从哪来的(根据锌片是否溶解判断)?根据分析写出锌片溶解的方程式。
3、判断铜片和锌片上发生反应的类型。
4、总体描述电子的转移情况。
学生在逐个解疑过程中,由浅入深地逐渐掌握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样,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学习积极性极大增强,且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从认知层次角度来说,“ 探索观察”,“ 研究思维”最终都要落实到“运用迁移”这一层次要素上。在本节教学实践中,通过实践一认识一 再 实践的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也让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大大激发学习积极性。
不足之处:关于诱思探究探究学科教学论,在很多方面,我还没有用好。比如,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探究过程的完整性、真实性与课堂容量关系以及导向性信息的设置梯度、深度自始至终是困扰我的两大难题。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积极学习《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教学思想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环境和发展平台,变封闭的、
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开放的、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能获得继续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