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拓展资源 > 正文

高三议论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6-12-05  发布者:张鑫  浏览数( -)



 


一、  现状分析: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写作文,观点挺明确,语言也算流畅,结构也挺完整,例子也不少,可怎么看也还是缺点儿东西,就是不能算是篇优秀作文。缺什么呢?缺分析。缺那种富有思维品质的、鞭辟入里的辩证的分析。老师看起来明摆着的问题,可学生就是不知从何角度下手。而那种思想深刻、思路谨严、卓有见地的作文更是凤毛麟角。无独有偶,高考作文也反映出这样一些问题:有的作文基本观点模糊、模棱两可;有的作文思想贫乏,内容空洞;有些作文思想境界不高,观点不当。还有些作文文体不明,不少学生把文章写成了“记叙文式的议论文”,他们只会用大量的旧例详叙,而不会用“文史哲”纯粹地说理,整篇文章观念平平,毫无思辨性。可想而知,感染力当然难如人意。要知道,写议论文,就一定要写出议论文的特点来,观点要旗帜鲜明,要以分析问题为主,不能以摆问题代替分析问题或以例子的堆砌代替深刻透辟的分析,更不能忽视用分析来说理的力量。如果一篇议论文没有独到的分析说理,那么它的肤浅程度也就自不必说了。



二、原因探究:



我们知道,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但现实生活中,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其中尤以作文教学为甚。学生作文瞎编乱造、空洞虚假似乎是痼疾。究其原因,首先是来自教师,大家知道,语文教师工作繁重,面对高考的沉重压力,他们每天要备课、上课,还要给学生精选习题,批改作业,这样的工作量已让他们无暇它顾。所以,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奢望,写下水文更是少有的事,更遑论给学生以专门的作文指导。对作文课缺乏深入的研究,细致的指导,引致他们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办法。比如,他们会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你考什么我就搞什么,你要有文采,我就让学生写上几个排比句,你要结构新颖,我就让学生加个题记啊、小标题什么的,甚至让学生模仿抄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其次是学生方面,大多数高中生由于学习时间紧,少读书或不读书,在学校上晚自习也导致了他们没有时间看电视,好一点的学校也不过是给学生一点时间看看焦点访谈。尤其是高三学生,从踏入高三的那一天起,就被当作“国宝”一样全面保护起来了,有些学校还搞了“全封闭”,学生就像生活在真空里,与外界几乎是隔绝的,看不到,听不到,变成了聋子,瞎子。接触社会生活少,必然导致思想的贫乏僵化。这样的学生必然视野狭窄,辨析能力差。即使看再多的作文书,也只会是认识浅薄,语言干瘪。



三、办法与对策: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教师的重视是自不必说的了,但如何重视,怎样操作,都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难题。笔者在实践操作中有这样几点体会,现求教于各位同仁,肯请指正。



1.扩大阅读,观察生活,提高修养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可见大量阅读积累的重要性。而学生写文章,最大的烦恼莫过于“肚子里没有东西”。          



明朝冯梦龙的《笑府》里有一则笑话:一秀才写不出文章非常苦恼。他的娘子安慰他说:“写文章难道比我生小孩还难吗?”秀才苦笑道:“我哪能跟你比?你的肚子里有孩子,可我的肚子里什么东西也没有啊。”

  的确,“肚子里没有东西”是肯定写不出好文章的。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呀!   那么,积累从何实现呢?



首先要扩大阅读。所谓厚积才能薄发,阅读就是最好的观察积累。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说:“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意思是如果要通晓变化的规律,就要先开流以引进泉水。所以,阅读又首先要注意一个“博”字,文学的、历史的、美术的、科技的、哲学的、……不捐细流。尤其要多看些反映高新科技的知识性书刊、浅显易懂的青年哲学丛书和一些富有深邃哲理的精悍美文。还要读一些精辟的人生警句箴言。要看报纸,看电视……读有字书,读无字书。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印发给学生,保证学生在考场上临阵不慌。只有广泛涉猎,遨游于书海,才能从古今中外名著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才能开阔视野,丰富、活跃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生的阅读功利性特别强,他们仅仅是为了积累议论文的材料而进行阅读,而且阅读的作品多是像《读者》之类杂志上的文章,这些文章好固然是好,可是由于篇幅限制,它不可能更为全面的反映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所以学生尽管进行了一定的阅读,记了读书笔记,但仍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到考试时,不是头脑空空,就是照搬照抄。这就是学生没有用心消化吸收,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要知道,停留在摘抄本上的阅读是毫无用处的,只有认真看,仔细听,用心记,动笔时,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抓耳挠腮,搜索枯肠,绞尽脑汁而终无所获。



其次要观察生活。曹雪芹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班上换了老师,同学过生日,表哥表姐结婚、爸爸妈妈吵架……生活中蕴蓄着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它们最平凡,也最真实。只有关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的生活,繁杂的人生,才能从生活中悟出生命的真谛、人生的哲理。所以,学生平时必须要学会善于多角度观察生活,分辨复杂事物,关注社会发展,把握事物发展的主流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只有如此,动笔时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游万仞,左右逢源,如有神助。



第三要加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健全人格,努力培养高尚情操。清代叶燮曾说过:“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意思是志向崇高远大就会言辞简洁,文辞雄健,思想深邃。纵观近年的高考,命题者也总是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对考生的思想修养、认识水平等方面提出要求。这种要求当然不尽是显性的。可这也就是在告诉我们,考生要想把作文写好,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如果学生平时只是死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视野狭窄,心胸不广,不善合作,不善思考,不能辩证地认识现实,对各种新鲜事物和高新科技的发展没有兴趣,那么可想而知,他的作文必然是单调呆板,毫无生气的。很难想象,这样的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要注重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怀和人文素质,并提倡对事物有独立的见解。



丰富的知识、细致的体验、较好的个人修养是培养思维品质的基础,是提高思维品质的基本要求。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谈不上思维的敏捷与广阔,更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



2、明确概念,抓住核心,有的放矢



什么是思维?现代汉语词典上说: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极其复杂的认识过程。通俗一点讲,思维就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进行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对感性材料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抽象、具体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它是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并将之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进一步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思维能力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思维与学习是互相联系的,一方面客观的学习决定着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思维对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人类的思维,往往是一个以情感认识为基础,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敏捷性、整体性、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



针对思维品质的以上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提高。



1)、逻辑推理,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个体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缜密程度,表现为思考问题时快速灵活,善于迅速而准确地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做出决定,较好地处理疑难问题,解决问题。



值得强调的是思维的敏捷性不仅指思维过程的迅速程度,还包括思维的正确程度。轻率的思维不是思维敏捷的品质要求。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些问题:我们的学生有时可以很快地对事物做出判断,但准确性却比较差。他们往往积累了很多事例,并可以将他们罗列出来,但他们却难以从众多的事例中提取出事物的内涵,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将材料“打通”,不会从具象走向抽象,从现象分析到本质。这就会使学生的思维陷入停顿,甚至误入歧途。表现在作文中就是打擦边球,围着观点的外围绕来绕去,可就是绕不出思维的误区,花费时间不少,解决问题的效率却不高。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可以先从快速审题做起。可结合审题立意审题训练进行。让学生快速审题,说出自己的立意、题目,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现场点评,审题的准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拟题的优劣就可以立见分晓。



要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快而正确,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在语文学习中,不可以仅仅依据学生的“感悟”,因为他们由于经历、能力所限,感悟得往往比较模糊。要想使这种模糊的感受变得精细、明晰,就必须借助严密的论证和严格的推断。所以,对于作文中理性的材料,要引导学生在认识别人的“推理”的同时自己也要对别人的分析进行“推理”,这种推理,可以借助归纳和演绎。让学生既可以快速准确地审题立意,也可以通过对材料、话题等的分析推理,发现别人论证过程中的失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步步推导,有理有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解决问题又对又快。



加强逻辑推理训练,还要让学生学会严谨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所谓思维的有序也就体现在这里。教师要从学生语流的内在逻辑性抓起,否定非理性思维。再扩展到段,到层次,到分论点与总论点。理清了文章内在的逻辑思路,就可以克服语无伦次,东拉西扯,飘忽游移,层次松散混乱等毛病,也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理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敏捷性。



2)拟构提纲,培养思维的整体性



思维的整体性是指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始终坚持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的观点,全面地看待问题,把握全局,又不忽视其各个方面的重要细节。



传统思维的程序是先分后合,它以孤立的部分来求解整体,从线性单因果链推知整个事物的属性和规律,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要求对事物的研究程序是整体——部分——整体,这实际上是一种统观全局、系统运筹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出发点是整体,落脚点也是整体,因而是一种富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思维方式。具有这种思维品质的人,总是能从整体出发,很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他们联想丰富,纵横千里;他们重视事物的纵横联系,能很快地运用头脑,寻找事物的联系与区别,在融会贯通中提炼观点;他们遇事能拿出办法,能从多种方案中择优决策,抓住解决主要矛盾,来带动解决其他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可以从学拟作文提纲入手,引导学生多角度作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侧面地发现事物的特征,多角度地剖析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并特别注重分析事物之间、局部和全体之间的联系,精心地分析有关事件之间的因果网络。并让学生以不同观点为纲,组织成文。这样,学生在围绕不同观点选材组材的过程中,必须从全局出发,扩大视野,有横向的比照,纵向的剖析,多角度的透视,高屋建瓴。



在高考备考阶段,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对素材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大量的分析,可以让学生站在全局的高度来选取材料,做到为我所用,以不变应万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多向思维等思维方式,使平平之材料发出异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激活头脑中已有的信息,调动积累的素材,并对其进行分析,在事实点间建立广泛的联系。这是作文出奇制胜的法宝。



 3)、辨论比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水平。表现为善于深入周密的思考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与结果,领悟其关键和核心;能深刻理解概念,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地深入分析;能挖掘共性,分离个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一个具有深刻思维的人才会是一个有独到想法,有创造力的人。



对于相同事物,不同的人认识的深度、层面也有不同。有的人思维肤浅一些,对事物的本质属性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深,知识的积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逐步加深,但同龄人之间还是存在着思维深刻性的差异,所以必须对学生作这方面的训练,以增进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在这一点上教师首先可以采用“辩论法”,重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提高思想的敏锐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学生敞开心扉,自己拟作文题,拟辩论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老师只需作一个旁观者,组织者,只在必要时给学生以一定的引导,且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这样学生有生活,辩论起来才能有热情,也才能畅所欲言。辩论的题目可以抓住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热血沸腾,不吐不快。比如,我们可以选以下辩论题目给学生。给老师送礼该不该?高薪养廉可行与否?现代科技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高中生男女交往过密好不好?中学生上网好不好?学校严格管理好不好?偶像是否值得追?买国货还是买洋货?师长的命令是否不近情理?应爱一行干一行还是干一行爱一行?是金子是否一定就能发光?学生做家务是否该给报酬?汽车带来福还是带来祸?子女是否理解父母?……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提出一些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的同时,势必要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要知道,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问题、贫富差别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毒品问题、暴力问题、道德伦理问题等,它们都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我国,“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道德失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有些学生对这些社会问题或现象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观点去评论,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或看法偏颇,或情绪偏激,或态度消极,或思想悲观等。那么对于这些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怎样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笔者以为,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大可不必回避,直面人生对学生是一种正确的积极的导向。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社会现象作为论题拿到课堂上来讨论,可以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随后的引导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认识,我们要引导学生正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教会学生用理性的思考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理出头绪,研究来龙去脉,剥出内核,分析指出发展趋势,分析指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多种选择的困难性,让学生可以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的观点、对立统一的理论看待和分析问题,给他们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对于那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老师要注意向积极的方向引导,既承认它们的存在,又引导学生理解它们的非主流性。真理不辩不明,在辩论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注意语言的条理性,让陈述者条分缕析地阐述。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也就是说思想充实了,语言自然就有文采,感情真诚了,言辞自然就巧妙。这就是写作的秘诀,作文的金科玉律。

 
  老师在组织辩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辩论双方的人数要相等。一般是双方各确定主辩一人,助辩23人。主辩、助辩通力协作,辩论才能取胜。



2、辩论的双方必须认真准备。要指导学生互相研究对方的论点,要分析对方用以支持其论点的事实、道理有哪些,说理过程是否严密。要把自己一方的论点、论据想清楚,尽量组织得有条理。可以事先写成辩论卡片备用。



3、辩论的题目必须明确。如果辩论的题目所包含的不是两个不相容的判断,就可能争不起来,或辩不出结果。



4、可由学生作主持人。由他宣布论题,和辩论规则,督促双方做好准备,在辩论会上启发和引导发言,宣布辩论的结果。



5、可以请一些老师来作评判员。辩论终结,可举行现场点评,要评出优胜的一方,并评出若干名优秀的辩论员,予以奖励。适时适量的讨论,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求知、探讨,多角度思维,可以大大提高思维的质量。学生会在辩论中提高认识,辩出个性,增长见识。



其次,通过比较教学也可以很好地增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比较是指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一些复杂的事物借助比较,可以突出其特点,从而达到对事物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对比较的对象进行全方位“扫描”, 从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纵横、正反等几个方面围剿、开掘,充分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这样,循序渐进、寻根究底,让学生养成深钻细研的习惯,他们就可以学会如何去挖掘事物最根本、最深层、最有价值的东西,并将自己的思路、见解、观点,融合在篇章之中。



另外还要加强论证训练,让学生学会用材料支撑观点,把道理说深说透,具有说服力。文章或提出一个新问题,或指出一种趋势,或解释一个疑团,或阐明一种规律,或针砭一种时弊,或纠正一种传统偏见,一定要克服表面化、一般化、浅层次的流弊,把笔触伸向隐藏在现象背面的内在本质,靠理性思维的穿透力去开掘深层次信息,以逻辑的思辨和理性的灵光给人以新思想的启迪。



4)、善问设疑,打破定势,发展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表现为不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独辟蹊径,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追新,求变,新颖,独特,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从人才的标准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创造性思维。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思维,这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性人才至关重要。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意识的去保护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并加以积极引导和培养,而不是去扼杀它们。



设疑,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疑问,才有可能去探究,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疑”是培养学生创性能力的良好开端。



激疑,要靠教师去引导。教师的善问是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的有效手段,教师应经常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确有探究价值的、带有启发性的,尤其是能各抒己见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创造性的思维也就在质疑中逐渐形成了。



老师设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把求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质疑,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一次创造思维的闪光。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身上的这些难得的光花。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很喜欢发问,但有时问题难免浅显幼稚,有时甚至漫无边际非常可笑的。但教师要认识到,这实际上正是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对于尚未走进社会,单纯幼稚的他们来说,那些在我们看来非常简单的事物,有时也是那么的难以理解。教师要从这些幼稚和可笑中去发现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发问是有价值的。不可否认,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很有价值的,有时甚至是新颖独到的。



如果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自觉的、独立的去思考,去探求,去发现,尽管他的思维方式和答案未能超过前人,但相对于一般学生的思路和结果来说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已经是“不同凡俗”,“前所未有”的了,那么这时老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置疑,积极鼓励学生发问,肯定了学生的一次发问,也许就是保护了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也许就是保护了一个未来的创造性人才。



培养创造性思维还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旧的教育体制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没有突出学生的自主精神。从小学开始,学生就习惯了听老师的,看书上的,找标准答案。到了高中就只知道跟教师要复习题,死记硬背。这种重复性的机械学习,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热情,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死守书本,人云亦云,不知变化,对学生写作的创造性也是严重的束缚。为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写作训练,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框框,敢于创新,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打破由习惯经验而形成的心理定势。教师自己也要大胆创新,不求苟同于传统观点,运用逆向思维,从事物的反方向去探索,正中求反,常中求新。在引导学生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源源不断的精神褒奖。让他们不依赖现有的答案与方法独立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具有了独立的思维,就可以不受外界的任何暗示,也不盲目接受他人的主张,对事物属性与规律的认识与判断,总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并由此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5)、辩论设陷,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客观现实为出发点,严格的估计思维材料和仔细的检查思维过程,以批判的态度缜密地分析与检查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足,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对其中的错误铸出及时彻底的改正。它是思维过程中自我意识作用的结果,是思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品质。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经济、社会现象扑朔迷离,学生则如雾里看花。培养思维的批判性首先要教师要帮助引导他们化繁为简,去伪存真。要引导他们不是简单地看事物发展的结果,而是侧重于事物发展过程和根源的分析;不是用简单的事实去论证某种现成的结论,而是敢于发现社会生活中交织的纷繁复杂的矛盾;不是一边倒式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剖析有力,分析有据,起到释疑解惑、言事悟理的作用。以提高驾驭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认识形势,拟出对策。



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印象,教师可在介绍正确思维过程的同时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误入歧途,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能发现错误最好,若不能发现,则教师反驳,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尤其是在辩论过程中,这样做可以造成强烈的思维对比,有利于纠正学生思维不严密、审题立意马虎等不良习惯,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没有思考的文章一定是苍白的;没有批判性的作文一定是肤浅的。



总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时代的需要。思维,是理性的闪光;思维是一切灵感的源泉;思辨性作文是作文中的极品。它要求学生成为一个有理论头脑和深邃洞察力的社会观察家,要求学生提高自已的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只有加厚自已的理论“铺垫”,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才能事半功倍,写出有真知灼见的作品来。



参考书目:    陈丽  《语文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



郭卜乐 《思维的差异性》



           叶佩丽 《培养思维品质  让学生愉快写作》



拓展资源

最新拓展资源

热评拓展资源

热门拓展资源